臨床上被診斷為憂鬱症的患者,是一群異質性很高的人。本書將透過遍佈各行各業各種年齡層憂鬱症的個案故事,來勾勒對於憂鬱症的多重面貌。並依照生理、心理人格、親密關係、社會文化與人生發展等不同層次,更深入探討憂鬱症患者多樣化的人生故事。
任何飲食疾患、心身症、憂鬱症、焦慮症等患者,有複雜的生理體質、人格特性、認知模式、心理發展與家庭環境、工作環境等多重因子所造成。
台灣精神醫學目前較重視症狀處理,療程則以藥物治療為優先。許多心理與環境的因素被忽略。而德國心身醫學的診斷與治療,奠基於「心理治療」的原則,搭配藥物或其他身體治療。藉由本書能將歐洲淵源已久的心理治療,結合美國與台灣精神醫學,提供超越藥物的治療,造福更多人群。
【重磅推薦】
融合豐富的臨床經驗,以個人、家庭、社會等多元面向切入身心議題,相信可以給自己或親友受憂鬱症所苦的國人,最實用的助益!——陳亮妤(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
整合身心醫學、心理治療與多元觀點,當前憂鬱症最具可讀性的一本好書!——黃政昌(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
從憂鬱出發,以易懂案例,全方位探索身心多元演化和療法。——蔡榮裕(臺灣心理治療個案管理學會理事長)
將複雜多變的憂鬱症疾病和預防策略,巧妙融入數十個案例,用說故事的方式讓人沉浸其中,吸收到許多寶貴的專業知識。——吳佳儀(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
罹患憂鬱症的歷程,讓人讀來驚心動魄,不禁反思,人生真是困難的功課,但越是困難,越要真實面對,直球對決。——裴偉(《鏡週刊》社長)
【名人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仁邦(臺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方俊凱(臺灣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主任)
邱正宏(臺灣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周煌智(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
黃名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楊建銘(臺灣臨床心理學會理事長)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