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熱浸鍍鋅之父」蕭勝彥翻轉傳統
重塑產業百年價值的心法智慧
蕭勝彥以創業臺鍍科技的職人精神,既是企業家,也是教育家,
他引領的高度,決定產業的廣度!讓人重新見證——
傳統鋼鐵工程:如何默默守候大眾生活、百年不變的需求價值;
「熱浸鍍鋅」維護台灣公共工程生命週期成本(LCC)的永續意義!
★真誠推薦~
王仲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
李紹唐,四維創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彭振聲,前臺北市副市長
蕭勝彥,中華民國熱浸鍍鋅協會第九屆理事長
(依姓氏筆畫排序)
臺灣熱浸鍍鋅重要人物蕭勝彥奮鬥故事。
見證他投身熱浸鍍鋅產業帶給臺灣防蝕的貢獻,
以及引領產業轉型,大步跨進未來工程師領域,
推進減碳、綠能等前瞻視野,
展現企業家的高度與心法智慧。
「有鋼鐵的地方,就有熱浸鍍鋅。」
「熱浸鍍鋅」一般人乍看陌生的字句,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放眼隨處可見的鋼鐵工程,就存在著鏽蝕風險,也正是「熱浸鍍鋅」價值展現之處!
雖然「熱浸鍍鋅」一向被視為傳統土木建築的基礎加工產業,卻是台灣海島環境重要的防蝕工法!
翻轉3K傳產,重視LCC找回百年價值!
然而在鋼鐵「熱浸鍍鋅」的過程,日本人形容它為「3K產業(或說3K仕事)」,意指「骯髒」(汚い,Kitanai)、「危險」(危険,Kiken)、「辛苦」(きつい,Kitsui);但蕭勝彥卻有不一樣的思維,他並不認為這只是黑手工業,而是一個有希望的明日產業。
蕭勝彥從LCC公共工程生命週期成本出發,賦予了「熱浸鍍鋅」新的社會使命,重塑傳統產業永續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本書由作者王梅小姐採訪撰寫,透過蕭勝彥的格局視野,帶領讀者認識他的生命故事,以及呈現的職人精神、社會貢獻與創造想像的人生智慧。
●本書特色
蕭勝彥致力讓百年產業轉型—提升熱浸鍍鋅挑脫傳統3K產業,走向潮流2.0綠能產業,開展國際化、科技化、人性化、生活化,引領讀者如何掌握更上層樓的智慧~
☑白手起家的養分,正是孕育自然領袖的養成。
☑敢於大膽前瞻、勇於行動,才能吸引貴人多助。
☑打破界線,推廣倡議,競爭中協力做大市場!
☑放手二代接班的智慧,大步邁向未來工程師遠景。
☑鋼鐵3k推進減碳綠能,與世界同步,重塑百年產業價值!
●序文
【蕭勝彥自序】我的「鋅」路歷程/蕭勝彥
蕭勝彥,日本近畿大學商學博士課程完成。
現任中華民國熱浸鍍鋅協會第九屆理事長、臺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亞太地區熱浸鍍鋅協會創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熱浸鍍鋅協會創會理事長。
最初大家都以為《明日之鋅》是一本個人自傳,但我不是王永慶那種偉大的「經營之神」,也不是賈伯斯那種可以翻轉世界的夢想家,我只是一個微小的企業經營者。其實當初的目的是想透過自己經營臺鍍的過程,將熱浸鍍鋅的產業呈現給社會大眾了解。
我並不是要寫自傳,臺鍍經過了四十幾年,想到這麼重要的產業大家都不理解,我覺得非常可惜。大家都說台積電是「護國神山」,因為它在晶片市場幾乎是獨一無二。我就想,臺鍍為什麼不是「護國神山」,我們自詡也是獨一無二,我很早就看到這個產業的願景與重要性,一直鼓吹「生命週期成本」(LCC)的概念,可以延長公共工程與建築的使用壽命。大家想一想,每年臺灣因為環境造成的腐蝕損失有多少,就像空氣污染,因為生銹是慢慢的,平常不容易察覺,熱浸鍍鋅可以保護這些公共工程百年不生銹,才不會把嚴重的環境問題丟給子孫,透過這樣一本書希望喚醒大家注意環境議題。
這本書符合我原來的預期嗎?肯定有,而且可讀性很高,我不是生意人,而是小企業家,我可以驕傲地說,這是一本好看的企業故事,我看完第一章初稿後,就迫不及待地想看第二章,甚至被內容深深觸動而流淚,因為作者緊緊抓住了我的想法,原來熱浸鍍鋅產業是這麼重要,這麼有價值,它雖然是一個傳統產業,但也翻轉了傳產的形貌,重新定義了傳產並賦予新的意義。
透過這本書,員工對臺鍍也有了新的了解,有些員工剛進來以為這不過是傳統產業而已,但後來體悟到它不僅是一個防蝕技術工法,而是關注整個臺灣環境的未來產業,所以,它不僅是臺灣的臺鍍,更是可以站上世界舞台的臺鍍。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微小,但我們做的事很有意義,對社會很有價值,臺鍍不上市,那只是玩金錢遊戲,我們愈來愈覺得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讓臺鍍成為一個「指標性」的未來企業。
關於本書的工作團隊讓我感受到絕對的敬業與專業,從企畫提案、採訪撰稿、攝影美編、編輯製作,我不是一個擅長華麗辭藻與公關文宣的人,作者對於環境議題的深入挖掘,讓我更擴張及梳理許多概念,我希望這本書可以帶給員工世界的視野,也希望臺鍍真的可以成為百年企業,不要小看這個產業,企業小,志氣高,它對整個國家社會發揮的貢獻真的非常大。如果能夠因此喚起大家對公共工程建設耐久性問題的關注,我想創辦公司當初提出「創造熱浸鍍鋅文化,維護台灣有限資源」的理念,就可以逐漸實現了。
【作者後記】舉步前行,任重道遠/王梅
很早以前我就聽過一句話:「一本書的作者,通常是『他』筆下的第一位學生。」這個意思是說,作者藉由漫長的文字耙梳探索,當他完成著作的時候,也等同是作者本身完成了學習的過程。
我就是一個例子,兩年前,從完全不知道「熱浸鍍鋅」這四個字是何物,到了後來竟然能夠順利地寫完這本書,自己都深感訝異,雖然對於熱浸鍍鋅這個產業也僅止於還在「入門」的程度,但至少已經能夠掌握來龍去脈,也深知它是一個百年的未來產業。
這兩年來,採訪撰寫這本《明日之鋅》期間,對於公共工程也增加了敏感度。我是新北市碧潭風景區的居民,因為得知著名的碧潭吊橋是採用臺鍍的熱浸鍍鋅工法做了防蝕防銹處理,因而特別提議邀約蕭董,親自到碧潭拍攝照片。那天是十一月末尾的週一,遊客很少的上班上學日,我們原先約定的時間是中午十一點,蕭董早上九點就迫不及待地衝到碧潭,獨自在岸邊晃了一大圈,我走在碧潭吊橋上瞧見蕭董站在吊橋下方,他拾著旁邊的階梯走上來,開口的第一句話,語氣充滿納悶不解:「應該不需要這樣整修啊!」
我聽懂他的意思,這整座吊橋的鋼索都經過熱浸鍍鋅防銹防蝕處理,目的當然是為了節省公帑,至少可以保固耐用五十∼六十年不為過。而碰巧在二○二三年九月以後,碧潭吊橋正在進行年度的維修,橋頭、橋尾的拱柱都圍起了鷹架,工作區放置纜繩以及各式工具,橋下垂掛著供施工人員站立的流籠,整個整修工期長達半年。蕭董見狀滿頭霧水,臺鍍承接碧潭吊橋熱浸鍍鋅工程迄今還不滿二十五年,何以需要如此大肆整修?
我雖然每天早晚必經這座吊橋,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答案,某天無意間就看到它變成這幅「施工中」的模樣。我試著以一個「在地居民」的小老百姓意見安慰蕭董,「唉呀,二○二四年總統大選日期逼近了,你也知道嘛,政府難免都會有些動作,況且,年底了,得趕緊把編列的預算消化完畢……。」若是更進一步從公共安全的角度想,這座吊橋每天承載來往過客無數,定期檢修絕對是必要的,才能保障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以上回答,總算是解除了蕭董的疑慮。
話說二十四年來,這是蕭董第一次走上碧潭吊橋,我猜測他可能是抱著「驗收」的態度來視察當年的這個工程。中午吃飯的時候,面對著溪水潺潺與秀麗的山景,他神情愉悅笑瞇瞇地說著:「今天好像是來碧潭郊遊。」見他心情不錯,我也覺得這趟短短的半天碧潭之旅CP值似乎不錯,立刻接口說道:「歡迎再來,多多益善!」
那天,我要求蕭董在碧潭吊橋上來回行走數遍,以供取鏡,但我只拍攝他的背影,因為我心中始終出現一幅這樣的畫面:舉步前行,任重道遠。這座近百年歲月的碧潭吊橋,臺鍍有幸參與其中的補強防銹工程,未來,還有很多的公共工程都需要像臺鍍這樣具有強烈環境意識的企業一起努力打拚。
我很榮幸參與這本《明日之鋅》的撰寫工作,身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讓我們一起把生態環境變得更好,把地球變得更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