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寧(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專文推薦序
這些少年沒有童年,為了守護家人而活
他們張羅三餐、盥洗照護、聯絡居服員、提供心靈支持……
賠上人際關係、精神和未來,卻難以向外求助
他們是「兒少照顧者」──
★引發政府重視改革!《每日新聞》「兒少照顧者」系列報導集結而成
★榮獲第二十五屆新聞勞連新聞報導大賞優秀賞
▍什麼是「兒少照顧者」?
兒少照顧者又稱為「年輕照顧者」,這些未滿十八歲的孩童,在家庭成員中有人需要照顧時,扛起原應由成人擔負的照顧責任,打理家事、照料家人、進行照護、提供情感面的支持等。
一般認為,他們和已成年的照顧者不同,相當欠缺社會經驗,一旦被迫承擔超出自己年紀的責任或角色時,往往會對學校生活或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出現遲到、缺席、成績低落或難以發展友伴關係等問題。
這些兒少照顧者雖然存在,卻隱身在社會陰暗角落,是眾人眼裡看不見的「隱形人」。
▍少年們守護家人,又有誰來守護他們?
書中描述了多起實際案例,透過訪問的角度,以紀實毫無隱瞞的方式,仔細說明了這些「兒少照顧者」各自有苦說不出的人生。他們找不到出口言明,於是透過每日新聞採訪團隊的訪問,終於說出了他們的故事──
●純一:從小學六年級,直到大學,都在照顧失智症祖母。從小到大因而無法參加社團、和朋友出遊,即使上課也隨時準備接祖母的連環來電……
●小幸:幼稚園時,便與父母分居。國中時母親出現思覺失調的症狀,不願就醫的母親深夜帶著女兒四處徘徊,家事全落在女兒身上,還極盡外觀、生活控制之能事……
●紗希:哥哥和妹妹有著手腳麻痺、智能障礙等近似腦性麻痺的症狀,必須接受包括餵食、沐浴等在內的許多照護。她不敢拋下照護手足的母親,只能將演員夢深藏在心中……
●小圓:某一天,五十歲的母親因額顳葉失智症開始對她施暴,無法正常生活。她被視為問題學生,鄰居也未曾伸出援手。她好想殺了母親再自殺……
▍借鏡日本經驗,發現兒少照顧者的求救訊號
本書由日本《每日新聞》「兒少照顧者」系列報導集結而成,完整記錄日本第一線記者自「兒少照顧者」觀念尚未為人所知的時期開始,經過難以找到受訪者、相關資訊的階段,終以一連串真人真事系列報導,帶動地方自治體及政府改變的歷程紀錄。
二〇二三年五月,臺灣衛福部針對「兒少照顧者」相關議題發表回應書面報告,允諾盤點相關資源,給予及時協助。然而,對於臺灣兒少照顧者的人數和現況,目前依舊處在迷霧之中。本書不只能讓一般讀者理解「兒少照顧者」議題,提供教育、社福人士更敏銳發現這些被社會視而不見的少年,推動調查、採訪時實務面遭遇到的困難和各種數據,也值得臺灣未來推動相關政策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