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我當司法通譯的日子(臺北文學獎年金首獎)︰法律之前,不讓移工喪失權益與尊嚴

NT $ 292


★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首獎!

★內容簡介:
★第24屆臺北文學獎年金首獎!
★金石堂、讀冊當月選書

司法通譯,是不可被撼動的基本人權。

一個家族經歷過戰爭、偷渡、黑戶口的司法通譯,
對涉案移工的最深情理解與聆聽。

----------------------------------------------------------------------------------------------------------------------擔任司法通譯的羅漪文,
不但傾聽涉案移工訴說心事,更給予暖意與善意。
在移工最脆弱的時候,拉他們一把,是她心底的渴盼。

每一次的司法通譯,常常是某一位在台灣的異鄉人正在受苦。

司法通譯‧羅漪文讓涉案移工覺得「不再沒人聽懂我說的話」,
也讓移工卸下憂懼、脆弱、惶惑與孤絶。

■警察說:「失聯移工打黑工,摔下來了,現場沒有人知道他是誰。我們只有指紋和臉部識別系統,但摔下來的時候,有時連臉和指紋都沒有了。」

■逃跑的越南看護大姊,拜託我幫忙打電話,告訴朋友她被抓的消息。我猶豫後幫她忙,而她在筆錄簽名、按指紋、解手銬後猛然爆哭……

■疑似失聯移工的男人,右手食指被包紮成白饅頭,雙手左右被銬,打破不介入原則,我問專勤隊員:「有必要銬兩隻手嗎?」
我拉過藥袋,用越文寫下吃藥的時間與次數,對他交代藥袋上的註記。

出生於越南西貢的羅漪文,13歲隨父母定居台北。身為華裔,她的家族經歷戰爭、逃難、偷渡、黑戶口、打零工,因此當她成為司法通譯,移工們的非法工作、非法入境、逾期居留,那些為台灣法律所不容許,在她的目光下,卻多了份理解。
除了同理那些想賺錢、想翻身的欲望與脆弱,她也帶我們看見移工在失聯背後的苦衷及委屈;移工搏命逃跑,往往是因背負巨額的仲介費用和老家嗷嗷待哺的人口,而當失聯移工數字攀升,甚至在2023年超過8.3萬人時,是否台灣的法規存在環環相扣的結構性問題?
通譯的每一字、每一句翻譯都攸關涉案移工的權益,但卻長期被漠視,因此哪怕費用極其微薄,羅漪文仍全力以赴。書寫的另一脈伏流,是當她對涉案移工伸出雙手,她也深情撫摸坑疤往事,那些在血液裡流淌的蹇澀的移民歷程,以及潛藏內心多年的怔忡和創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據勞動部統計,至2023年10月止,在台移工達75萬多人,但失聯移工超過8.3萬人,且逐年攀升,而當新聞標題是「非法外勞」,常讓人以為移工殺人、放火,或搶銀行,但其實他們大多數只是想要換合適的工作,多加班,多存點錢寄回老家而已。
如此卑微,卻如此不可得。

★本書特色:
◎陳允萍(台灣司法通譯協會創辦人)、張正(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游惠貞(製片)撰文推薦。
王子榮(雲林地方法院法官)、林立青(作家)、唐福睿(律師;導演)、楊佳嫻(作家)、蔡崇隆(紀錄片導演)、盧郁佳(作家)、顧玉玲(作家;北藝大文跨所副教授)同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確認)

◎「漪文藉由她擔任司法通譯的機會,加上她細心的觀察與描繪,勾勒出近幾年來移民工的各種面向。大家可以透過她的書寫,一窺保守的執法界對於處理涉外案件時,執法人員與移民工之間的微妙互動,也許也能進一步反思,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司法通譯的制度更完整,不讓更多涉案的移工蒙受冤屈,而對於移民問題及司法通譯有興趣的讀者們,這本書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門導覽。」──摘自陳允萍推薦〈司法通譯是基本人權〉

◎「過去因為工作,我常拜訪獄所裡的外籍受刑人,訝異於他們的刑期一個比一個長。我推測,這或多或少與案件審理時的語言能力有關。一個在他鄉異地欠缺語言能力的當事人,如果沒能得到適當的翻譯協助,前景堪憂。
以羅漪文的文字功力和文學素養,乍聞她兼差擔任司法通譯,似乎有點大材小用。但也不盡然。就急迫性來說,司法通譯恐怕比文學創作更「實用」呢!一字一句都牽涉到案件當事人的人身自由、真金白銀,以及正義。而能被羅漪文服務的案主,也算是,嗯,不幸中的大幸?如今多了這本羅漪文不溫不火的文字紀錄,讓沒機會親臨司法通譯現場的我們略窺究竟,更是一大功德。」──摘自張正推薦〈司法通譯的文藝韻律〉

◎「漪文提到雜貨店出現來自北越的勞工顧客,令爸媽和其他越南移民相當意外,「……大概是沒有心理準備某一天竟會遇到『勝利的一方』」!多數的台灣人恐怕意會不到來自南越的移民和外籍配偶,遇到來自戰爭勝利的北越的「革命後裔」,牽動了什麼樣的情緒波動,畢竟我們一般只把外勞當作人力工具,雖日日與他們擦身而過,感覺卻如此陌生、如此漠不關心。
作為一位專業的司法通譯,一個移民家庭的一份子,漪文是嚮導、是橋梁,引領我們一窺身處其中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社會面向,為我們辨識、轉譯台灣的多元樣貌。──摘自游惠貞推薦〈邊緣生命的傳譯者〉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