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溪一年,我們紀錄,也思索,
它不完美、它獨特而重要。
這是一本從左翻或從右翻都能閱讀的書,一個跨頁就是一個主題。就像人們要靠近溪流一樣,自由選擇從哪一段開始走都行。
這本書也是一個邀請,邀請讀者帶著這本書親自走走花蓮美崙溪,按自己喜歡的步調賞風景、認識風土故事、進行生態觀察。或許還能憑書循線找到同好:釣魚、衝浪、玩SUP!
寫寫字每年10位年輕人共同企劃議題、編製完成一本書。這次的主題以貫穿花蓮市的美崙溪為例,也許讀者因此想起自己現在居住的地方或是故鄉,可能有的那一條溪流。它應該有設計了河濱公園很適合走走路散散心,是個讓人們喘口氣的場域;也可能稍微野放一點,貼近它時,或許一隻蜻蜓飛過、一條小魚跳起、一隻攀木蜥蜴溜過⋯⋯。慢慢地會聯想起來,大自然離我們其實沒有很遠。
從出海口開始翻閱這本書,很多篇幅在介紹人與溪流的故事。不論是考古出土顯示遠古以前親水處就是人口密集熱區、還是現代水利設施介紹如蜘蛛網的地下水管線路直通每一戶人家⋯⋯都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人類與眾多生命一樣,始終依水而生。
從水源地開始翻閱這本書,會看到精彩的物種照片、生態插畫。因為接近自然的場域,文字就像言語一樣總是讓人感到不足,所以這本書被放進了大量的照片與插畫。
城市溪流,它或許不比知名溪流來得風景壯麗、但它是一定是我們周邊生態最為多樣化的生命聚居所。它是很容易就到達的「自然場域」,接近它的好處很多:比上健身房鍛鍊身體要來的親民,比聽演講認識自然議題要來得容易心神領會⋯⋯溪流還有調節區域微氣候的功能,非常值得好好認識——就從閱讀走溪開始。
因為這本書的製作,寫寫字的夥伴們相約幾次一起爬進了水源地的更深處、走過了中游乾枯的五公里石灘、踏上出海口沙丘⋯⋯更多時候,我們不會相約。反覆走到溪身邊,體驗它、感受它、思索它;很自然地會回到觀看自己的感受思緒,有時書寫、有時歌唱。
這本書的最動人特色,其實是在閱讀之後的親身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