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過,才明白孤獨的意義!
每一位「少年」都希望安身立命,
但無奈生命早期或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性」受損,
使得「自我定義」挫敗,或即使擁有社會定義的成就,羨煞旁人,
但內心卻是頹垣敗瓦地飽受孤獨之苦。
那些「童年產生與累積」至「老年面對與僵化」之間,
常常於青少年階段明顯有感但被異化,
誤以為是別的事物、與個體心理無關的,
被繁花似海的人際、工作、情愛遮蓋的,
被換作攻擊、破壞與狂妄的性,
被心理防衛掉而「明明知道卻不知情」的「諸種孤獨」。
--哈理斯Harris(蘇俊濠)
本書的「少年」並非指12-18歲或18-35歲的某特定人群。「少年」(adolescents),是指那些未僵化至失去理想的、有某種執念、為理想走向極端,但仍然渴望改變的、仍然在路途中蹣跚著、過分自信又過度自卑的在修羅場上苦戰著、卻有一絲與自身的「少年孤寂」相遇的男女們──儘管今天已經80歲,只要還保有尋覓與敲門的初心,就是「少年」。
在少年孤寂的純粹孤獨之中,人們被世界遺落而隨時走入致命的深淵,
因為「當只想念一個人,世間一切便都消失」。
然而,精神分析師奎諾多指出,一旦孤獨被馴服,
分離焦慮就成為一股精神活力。
「馴服孤寂」也許是一種對孤獨感的人性回答,
它不志於消除焦慮,卻是學會面對它,並善用它來為生活服務。
專序推薦
劉佳昌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前理事長
專業推薦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林家興-台灣師範大學心輔系退休教授
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
張閔淳-諮商心理師、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菊仙-親子作家
歐陽立中-暢銷作家/爆文教練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相較於案例描述的有限內容,作者的思辯和推論似乎才是重頭戲。更有甚者,在對孤獨和反抗做了「基礎建設」之後,他又進一步挑戰永恆少年的主題。彷彿作者胸中有太多的熱情和想法,迫不及待地想對讀者做一次和盤托出。--劉佳昌臺灣精神分析學會前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