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柔軟而富於彈性的毛筆,
為什麼演化為不可替代的載「道」之「器」?
由此產生的中國書畫藝術具有怎樣的獨特屬性?
「書為心畫」、「畫如其人」,生命與藝術如何融為一體?
以二十年之苦心孤詣,解答傳統文化所面臨的時代命題
▎「筆軟則奇怪生焉」──何以為奇?何以為怪?
蔡邕所用的「奇怪」一詞,提示了書法線條在藝術表現上的豐富性一一濃、淡、枯、潤、粗、細、剛、柔,穩與險、暢與澀、老與嫩、奇與正,張揚與蘊蓄、精微與渾茫、迅捷與雍容、雄壯與優雅、豪邁與謹嚴、灑脫與沉鬱……任何一門藝術,都建立在對複雜多重矛盾關係的駕馭調和上,藝術的高度與藝術的難度緊密相關。
▎除了訓練,還需要那些額外的靈性,方能達到「下筆有情」
藝術的「別才」,乃是人性深處的一種妙有的光輝,一種精神與情感的力量。一個人的「別才」與生俱來,九歲的時候就有了,九十歲的時候還在,但它僅僅是成就藝術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源自精神與情感的本質力量,只有透過後天學問的滋養,技法功力的錘鍊,才有可能發揚光大,否則必然流於狂花客慧、浮光掠影。
這就好比小孩子的塗鴉往往有天真稚拙的趣味,齊白石的畫也有天真稚拙的趣味,但兩者不是一回事。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當代繪畫與古畫最大的不同,在於「遠意」
在俗世中浮沉的人們,「自由」談何容易?對「自由」的嚮慕,往往正是對付現實壓迫的一種心理平衡。魏晉人最崇尚自由放浪的生活態度,是因為他們身處的環境最為酷烈,只有縱情山水、享樂與玄談,才能「暫得於己」,讓慘澹壓抑的人生透出一絲縫隙來。中國人所特有的山水詩、山水畫都於此際肇端,隱逸思想也於此際發達。
當一個人流連於山水丘壑時,可以「遠」於俗情,得到精神上的解放。
▎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知道該怎麼進步了?
人們為什麼總是在「有餘」處持續用力,而不願意去彌補「其本分之不足」呢?除了思維慣性發揮作用外,更深層的原因是,於「有餘」處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以及能力所帶來的「快感」;而要彌補改進「不足」之處,則是一件麻煩而「乏趣」的事,需要清楚的認知和直面自我的勇氣。
正如一個偏好進攻的競技選手,要想改變防守意識的薄弱,如果沒有教練的訓督與引導,光靠其自身是難以辦到的。潛意識裡的迷戀、畏難與惰性,會讓他尋找各種「有利」的理論來為自己開脫,因為「人們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求印證已有的」。
本書特色:作者站在當代人的立場,由一枝毛筆出發,提出了關於「傳統」的三十六個問題,縱橫古今、跨越東西,打破美術與文、史、哲之藩籬,以縝密的思辨、鮮活的文字、豐富的案例、精美的圖片探討了「古法」、「古意」與當下文化潮流碰撞的現實意義,揭示了跨文化、跨領域的藝術史研究新路徑,可謂一幅波瀾壯闊的多角度文化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