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新秩序下的台灣之路︰數位時代的產業最適棲息地理論與雙螺旋策略

NT $ 431


台灣進入大航海時代、正式站上世界舞台將屆400週年,國際政治與經濟局勢來到轉折點,未來十年將是台灣的「關鍵時間」!

從2022到2032,這未來的十年將是台灣重要的「政治時間」。本書提出產業棲息地作為數位轉型的創新基地,也是強化產業轉型的「加工廠」。以替代係數與加工度係數診斷產業創新指標,以產業的影響力係數與感應度係數檢驗產業結構的變化樣態。這些步驟的落實將關係著產業棲息地的功能性,可以做為產業能否成功轉型的重要判斷依據,而舊產業組織型態也必須調整或重新組合。

本書探討產業的轉型路徑,以MLP多層次模型分析企業在產業棲息地內的研究創新與轉型,並以螺旋發展理論模式完成高度產業化,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以期達到產業成長、就業增加、環境改善、技術創新、提升競爭力、創造性財政以及降低城鄉差距等效益。一但數位轉型成功,將優化人力需求結構與知識含量,提高單位勞動生產力,提高企業利潤,並改善本國年輕人的就業機會與工資結構。

作者提出,數位科技的進步將促進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為共生、共好、共進化的形態,與此同時,應接續採用國際產業棲息地發展理論下的DIEMs戰略,透過外交(Diplomacy)、情報(Intelligence)、軍事(Military)、經濟(Economy)與台灣獨特的軟實力(softpower)等五大構面,做為確保國家安全體系的基礎,形成台灣融入國際的生態系統,進而推動台灣國家正常化的轉型,帶領台灣邁向真正正常的主權國家。

透過以新產業政策為核心,新財政與新金融為輔的「三位一體改革」,
從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推動國家轉型,進而邁向「國家正常化」的目標!


數位轉型 轉型 Intel 產業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