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狀態,是火燄,是人類如蠑螈般的靈魂居住的地方。
——塔可夫斯基
給所有
在電影裡尋覓生命片羽的人
人生如此無理、無序,
你可以選擇將它活成一首詩,
就像塔可夫斯基和他的電影。◎世界公認電影藝術聖經,所有探問創作與生命意義之人書架上的經典藏書
◎100幀電影劇照與拍攝現場工作照,收藏大師以畢生雕刻的時光
◎塔可夫斯基之子親自授權繁體中文版,自俄文最終修訂稿譯成
塔可夫斯基是誰?
他一生只拍了七部長片,不只擒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也拿遍了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導演獎、費比西獎、人道精神獎,並提名金棕櫚獎三次。
他與費里尼、柏格曼並稱「電影藝術的聖三位一體」,是世界公認電影史上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電影人之一。他的電影語言是為傳達人類精神境界所獨創的詩性敘事,幽沉如夢。
大師眼中的大師
終其一生,他只拍了兩部短片、七部長片,卻已足以令他被尊為自愛森斯坦(SergeiMikhailovichEisenstein)以來最重要也最著名的俄國導演,影響無數歐洲電影,擄獲藝術電影人的心。日本大導黑澤明為他的電影藝術辯護,波蘭大導奇士勞斯基(KrzysztofKieslowski)稱其電影影響了他的創作,瑞典大導柏格曼(IngmarBergman)更尊他為「最偉大的電影人」。
影癡心目中的靈魂捕手
與柏格曼、安東尼奧尼、羅伯.布列松、安哲羅普洛斯等大導,並列近10年西方電影研究顯學「慢電影」(Slowcinema)先驅大師。即使塔可夫斯基在1986年已去世,而他的電影與當代主流的蒙太奇風格背道而馳,三十多年來仍不斷吸引無數電影研究者、不同世代的影癡推崇與討論。
所有熱愛電影藝術的人,心裡都懷抱著一部塔可夫斯基電影
他在第一部長片《伊凡的少年時代》(1962)中展現將戰爭「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的高度美學,披露比戰爭畫面更殘酷、怵目驚心的是暴力留下的痕跡,也以這第一部電影長片贏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技驚西方電影界。
《安德烈.盧布列夫》(1966)中的塔可夫斯基,繼承了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宗教情感,透過俄羅斯聖像畫家盧布列夫由迷失、墮落到覺悟的人生歷程,打造一幅堪比托爾斯泰「傻子伊凡」經典的俄羅斯聖愚主義肖像。
他的《飛向太空》(1972)被視為與史丹利•庫柏力克《2001太空漫遊》同等地位的偉大科幻史詩。但「太空」對塔可夫斯基來說,不是科學探險的場域,反而是一種無重力、剝除人類世界所有雜質後,讓人面對內在最深處的道場,將「科學的探祕」轉化為「心靈的歸航」。
《鏡子》(1975)是他集紀錄性、自傳體、新聞史實與詩意於一體的「作者電影」。「鏡子」不只是一面反射體,更是一個抽象概念。它也是一個時空的介面,母親與女兒、父親與兒子的角色分別由同一位女性、男性演員飾演。一部半自傳式作品,卻讓所有觀眾最終也獲得一面自己的鏡子。
《潛行者》(1979)裡有一間「密室」,相傳人類進入該密室中將得以滿足個人最深層的追求,窺見自我最純真的面貌。塔可夫斯基為我們獻上一場自我意識的深度歷險,卻只在歷經折磨之後,發現自我從來不是一個充實、完整的核心,自我的探索將只是一個永遠無法圓滿的追求。
之後,塔可夫斯基前往義大利拍攝新作,卻從此被祖國俄羅斯流放。《鄉愁》(1983)是他人生的預示,鄉愁成了他靈魂的不治之症。異鄉人失去故國領土的蒼涼,精神上的畸零人失去支柱的抑鬱,最終息止於一場安魂之祭,一種信仰路上真正的返鄉。
罹患癌症後,塔可夫斯基於1985年抱病拍攝《犧牲》(1986),在異鄉瑞典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後一部作品。它充滿視覺寓言和意象密碼,透過一個核子戰爭來臨、人類即將毀滅的時代,展現他對「人類之愛」最深切、最莊嚴的肯定,堅信人類可以重建與自己靈魂的原始盟約,重返人類精神的伊甸園。
他的名字,就等於電影藝術從電影學院畢業作品《壓路機與小提琴》(1960)到《犧牲》,二十多年的導演人生中,塔可夫斯基不只透過拍攝電影追索「生而為人」的各種叩問,也提筆記錄下在製作、拍攝每部作品期間關於電影藝術、生命的所有思索與辯證,直到去世前幾日才完成最終章,構成了這本對於所有在電影藝術中尋求生命共鳴的觀眾來說,永遠占有特殊地位的經典書寫:《雕刻時光》。
塔可夫斯基:
「電影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其中蘊含詩意關係,或者詩的邏輯。
我認為,它最符合電影這種真實且抒情的藝術類別。
無論如何,我喜愛詩意邏輯,更甚於以情節發展順序的直線邏輯建構形象的傳統戲劇。
在我看來,詩意邏輯更接近思維發展規律。
也就是說,比起傳統的戲劇邏輯,它更接近生活本身。」
自從以第一部長片《伊凡的少年時代》摘下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後,塔可夫斯基便以其獨特又詩意的視覺風格,征服全世界觀眾。
論者以為他的電影作品延續了十九世紀俄國文學傳統,雖有無數評論家試圖解讀塔可夫斯基深層的內在視野,卻總探觸不到他的真實面。為此,塔可夫斯基在生前提筆寫下《雕刻時光》一書,自剖個人的藝術觀,細述其創作生涯始末、心中的永恆追求,以及身為藝術家絕不可能妥協的信念。
他認為,人之所以走進電影院,往往是為了失去或錯過的時光,為了未曾擁有過的時光。
他相信,詩意邏輯更接近人類思維的規律,堅持在電影裡透過詩性來趨近生活的真實性。
他批判,蒙太奇技術背後藏有試圖主導觀眾情感和認知的意識形態,而這種意圖貶抑了觀眾的判斷力。
他直指,用手持攝影機搖晃、看似不經意拍下的鏡頭,其虛假或做作的程度,不亞於那些意義貧瘠的偽詩意電影——此二者都缺乏拍攝對象具體的生活與情感內容。
對塔可夫斯基而言,電影人應該雕塑生命之流中的意義,提煉人的時代性與社會性,探索諸如信仰、道德、友誼、殘酷、欲望、救贖、懊悔、犧牲、愛情等人性範疇,而《雕刻時光》讓所有人看到,他有如電影藝術的苦行僧,拒絕向違背自己信念的世界妥協,真誠披露其電影生涯的心路歷程,公開每一部作品的創作歷程、美學思維、對時間與生命的哲思,以及影像創作的理想與可能性。
藝術
雕刻
邏輯
人生
電影
拍攝
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