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與理性,是共存於張肇康創作中的雙重力量;
他以「現代之眼」拾取傳統精華,
致力尋找華人建築之現代性的出路。
◆本書特色
1.首部以作品為經、以年代為緯,勾勒出張肇康的創作生命、思想與人生的建築傳記。
2.深入扼要的東海大學建築賞析指南,收錄珍貴的創建初期舊照與各式建築設計圖紙。
3.透過解說導讀、建築地圖、建築師作品年表,帶領讀者認識五、六○年代台灣現代建築的設計脈絡。
張肇康是華人建築師中少見畢業自哈佛、師承葛羅培斯的直系弟子,
也是與貝聿銘、陳其寬共同實踐東海大學校園規劃的關鍵推手。
身為兼容包浩斯教誨與華人文化的浪漫主義者,
收放、陰陽的雙重力量,在張肇康畢生創作中皆相伴而生,
有時酒神似的浪漫狂放,有時又理性的自我節制。
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
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
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
而有了東海校園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香港太平行大樓等佳作;
晚年則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
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
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的浪漫奮戰。
建築學者徐明松歷經數年深入研究、蒐集、探訪,終將張肇康散落香港、美國、中國各地的建築作品梳理清晰,分為「東海時期1954-1959」、「後東海時期1959-1975」以及「沉潛時期」三輯,共20件精選作品,深入淺出地介紹張肇康其人其作的發展歷程、職業環境與作品特色。由此,可清楚看見一條脈絡的成形:張肇康試圖將他所學到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的木構建築,創作、實驗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而後更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讀者不只能認識個別作品,也可以更有系統性地理解作品在時代中所象徵的意義。
本書不僅是一本透過作品來述說的建築師傳記,也不單純是一部經典現代建築指南,徐明松亦想透過張肇康一代的建築師生命,探討建築師與社會相容的可能性與困厄處──為何頂著顯赫文憑與歷練、年方43歲的張肇康,就已完成此生最好的作品?之後僅能透過民居的研究,作為在這種充滿磨難的創作環境裡唯一的救贖與出口?一如王大閎晚年提筆寫起小說,陳其寬拿起顏料揮灑。作者拋出提問,勾畫巨匠身影,只希望能讓來者可以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看得更廣、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