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可能是當代中國最全面的編年史家——《每日鏡報》
一書對一國!震撼世界的鉅著!——謝小韞(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長)
這是一本描述「武漢病毒如何走向全球化時代」的文學著作。如果將來的人類要回顧這段可怕的歷史,第一選擇就是閱讀這本書——廖亦武
書寫時代的記憶與恐懼
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鉅著
2020年9月廖亦武出版了《當武漢病毒來臨》,以小說記錄並敘述了這場世紀瘟疫所引生的全球性災難,以及社會人心的毀滅性衝擊。2022年1月,廖亦武以此為底稿重新寫出《武漢》,先在德國出版,一出版就引起討論熱潮,反響巨大,繼之售出多語版權,是廖亦武問鼎諾貝爾文學獎的金石之作,也是中國底層書寫的新里程。
廖亦武可能是當代中國最全面的編年史家(LiaoYiwuistderwohlvielseitigsteChronistdeszeitgenössischenChinas)。——《每日鏡報》(DerTagesspiegel)
有他這樣的追索真相的人,在德國寫書、被翻譯、出版、受到歡迎,世界才有希望。」作為受邀貴賓的台灣外交官謝志偉在發佈會上說。是的,也只有在台灣,廖亦武的著作才能以母語出版,所以他覺得與這個國家是他的「母語祖國」。——《南德意志日報》,作者:SabineReithmaier
極度瘋狂的旅程,來自中國的廖亦武寫了一部關於武漢的精彩小說……如果你用中國人的眼光來讀這本書,就會立刻明白,在這樣的獨裁國家,記憶和記錄的重要性,甚至是最近的過去,以及眼下的文學抵抗必須是什麼樣子……這部偉大的著作是一個典範。——《時代周刊》,作者:ThomasE.Schmidt
廖亦武的表現一如既往地光彩奪目。這位作者的力量,已經存在於他所有著作的語感中,他不迴避痛苦,不迴避恐怖,並由此發展出一種情景喜劇的活靈活現和一種驚人的異樣的溫柔。
——《法蘭克福匯報》,作者:MarkSiemons
《武漢》:激動人心的虛構與事實的結合——作家和音樂家廖亦武是德國書業和平獎得主,現在他的新小說出版了。一次巨大的、令人興奮的全球化病毒時代的中國之旅。——柏林NDRD電臺文化節目
致讀者
「武漢病毒」不是政治術語,而是對真相的客觀描述:武漢是當今這種禍及全球的烈性病毒的發源地,或者說:這種病毒最早在武漢被發現—「武漢病毒」同「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福島核災」、「埃博拉病毒」等名稱性質相同—
而世界衛生組織所命名的「Coronavirusdisease2019,縮寫:COVID-19」,是一種曖昧不清的妥協的產物,它刻意回避了病毒原產地,就如2003年中國爆發SARS,同樣回避了病毒原產地,以至於絕大多數中國人後來都忘記了第一例SARS病人是在廣東佛山發現的。
致讀者
「武漢肺炎」也一度被武漢地方當局使用過,後來被中共中央嚴令禁止,並借此掀動民族主義仇外浪潮,也致使世界各國都跟隨聯合國世衛組織,稱「武漢病毒」為「COVID-19」—這也為多年後篡改歷史(這是共產黨最擅長的)提供了便利—也許經過若干年意識形態宣傳,絕大多數中國人就只知道COVID-19從美國來到中國,而武漢是受到傳染的第一個中國城市—正如在描述餓死近4000萬人的1959-1962年的大饑荒時,官方教科書宣稱:「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我們戰勝了蘇聯修正主義所造成的三年自然災害。」—這也印證了《一九八四》中大洋國的洗腦箴言:「誰掌控了現在,誰就掌控了過去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