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做工的場所:工地認知心理與健康促進

NT $ 361


做伙推薦

營造產業重要環節─工地場域的突破性研究
王本壯國立聯合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具開創性且實用的著作,施政者須要傾聽工人的聲音
李明憲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

對工地場域與勞動人口健康促進有重要貢獻
林金定馬偕醫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切中產業環境人文與社會關懷的核心價值
邱英浩臺北市立大學代理校長

創造公衛服務進入工地有利的支持環境
胡益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教授

探討的問題與對策也是護理領域重要課題
苗迺芳臺北醫學大學學士後護理學系副教授

處於產業環節弱勢的基層勞工能夠具體受益的好書
郭孟瑜臺灣空間規劃設計產業工會理事長

長期支持職場健康促進的重要研究成果
賈淑麗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副署長

對於職場權利義務關係的側寫十分具參考價值
陳宇安權麒法律事務所所長(巴毛律師)

企業社會責任發展社區議題的重要工具書
陳偉堅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社區營造理念在職場具體實踐的首創
黃世輝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授兼雲林縣山線社區大學主任

有溫度,對公共政策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蔡培慧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帶您關注工地文化、辛勤工作的職人們最真實的一面,藉由歷年工地田野調查、行動計畫,用積極的角度與實際層面,尋求工地職場環境與心理、健康的扶持及支撐力道。

本書係根據認知心理學與行為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回顧,選取其中對應工地環境與工人行為的相關論述,再佐以歷年在工地田野調查與行動計畫回饋的心得編寫而成。
主要有兩個核心主題,一是營建業的「工人」,工人指的是「在營造職場的工地中付出勞動力的人」,並非個人身份的標籤。每個人長期在特定的環境中工作,都會出現這個社群特有的習慣。工地的環境是一個極為特殊的職場,在其中工作的人受到這個環境極大的影響,這方面的探討是屬於認知心理範疇。本書的第二個主題是「健康」。根據勞動部110年的資料,全國營造工程業受僱的員工人數超過94萬人,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直接關乎大約270萬的家戶人口。建築、醫療、公衛與護理專業,社會與支持團體對於職場工人健康的促進行動,是對社會與經濟的重要扶持力量。


產業 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