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是敘述,敘述就是生活」
21世紀城市詩的全面更新
一座多雨的城市中,一戶潮溼的公寓裡,熊熊燃起的創作之火。
一切關於火的都有了生命一整個晚上我在廚房裡拼湊著火/試圖提出記憶的形狀/身旁的名字都燃燒起來了/而我自然來不及打開水龍頭/這裡和那裡都是火/這裡和那裡都是我(〈屬火的人〉)
偽神居住的密林中,充滿了雨水和潮溼的空氣,甚至還有大洋飄來的潮騷。由水氣所構築的世界裡,消耗了人的精力與氣血,在幹線上載客的市區公車,在軌道上往返不休的捷運,在開開關關歡迎光臨謝謝惠顧的超商電動門內外。「早安、歡迎光臨、一樣、謝謝/仰賴重複的字眼生存」直到「我們反覆翻譯/自己的語言」;「遺失的語言重新成形」。
《偽神的密林》裡,常寫到火,已知用火象徵著進入了創作的形態,抵禦日常的侵蝕,同時,也提煉語言的可能性。冷靜而自持的語言,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期待接近超乎一切的崇高,哪怕只是片刻。
並非完美的人正支配這整個世界,企圖改變歷史與環境,卻發現「真實」距離人越來越遠,在高度密集的城市裡,反覆失去人的本能:溝通,信賴,愛。
我坐在葉片底下的陰影/看見一段無可驗證的未來(〈恆雨的城市〉)
沒有的,尚未的,不曾的,無的,廢的,否定的,一面以空缺作為尺度,一面以此質問自己不能確定的事物,以便逼近。他顯然懷疑神,卻十分篤定有即使窮極經驗過一切也無法理解的東西;這是給懷疑詩的人的詩集。
──詩人 蕭詒徽
像踩在剛剛開始凝固的岩層上,ㄩㄐ的詩偵測到了我們如何動搖。那些清爽意象其實偷偷藏著刺,在閱讀中突擊。
──詩人 楊佳嫻
ㄩㄐ的詩歌同時擁有火的質地和水晶的結構──彼此平衡,不失乖張,恰如其分,引導出對智性或創作的思辨。連貫的抒情口吻是他的殺招──你說他在抒發都市生活的苦澀,我說他在迷惑對物質世界感到好奇的人。
──詩人 曹馭博
偽神林立的時代,神似乎格外遙遠而羞怯。作為瀕危物種,神或許並非因為知識帶來的除魅而隱退,會不會真實狀況剛好完全相反,神是因著對理性的輕視而滅絕?碰撞,解理,重新捏塑,ㄩㄐ在詩中反覆甄別神與偽神,逼近一切剛剛發生的瞬間。
──詩人 栩栩
ㄩㄐ的詩句有一種試探的姿態,像是試圖在日常生活中找出世界運行的卡榫。於是,在詩裡可以看見他的身影:質疑、迂迴、協商。對於世界的質疑亦是對自己存在的疑惑,他說:「我沒有敵人/因為我找不到自己」。另一方面來看,ㄩㄐ的書寫又似不斷翻折的紙翻花,整個世界在他的詩句裡逐漸地變形,卻也展示了某種真實的樣貌。
──詩人 林餘佐
推薦名人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唐捐教授推薦序,詩人 楊智傑專文推薦。
詩人林餘佐,栩栩,曹馭博,楊佳嫻,鄭琬融,蕭詒徽理性推薦。
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