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天皇蒙塵

NT $ 324


我是你口中的日本鬼子。
你根本沒看見我──我們長得都一樣。
一個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作者大塚茱麗的家族史改編
【專題製作:作者大塚茱麗訪談.臺大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陳昭如專文導讀.日裔美國人集中營歷史圖片】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

《天皇蒙塵》是大塚茱麗的第一本小說,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二○○二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一九八八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小說不只是作者家族史的虛構化,也展現大塚茱麗的文學野心,她在每一章陳述一個家庭角色的角度,讓我們逐步逼近發生在這個家庭的驟變。開場是一九四二年四月下旬,天氣漸漸熱了,看到撤離令、準備打包的母親,她冷靜地拿鏟子打死老狗,把餐具埋在院子裡,與十歲女兒、七歲兒子安靜吃完最後一餐,準備離家。其後,我們會讀到女兒在火車上的經歷,他們在被拘禁於舊金山的賽馬場四個半月之後,被火車繼續送往猶他州的沙漠地帶。再來則是兒子描述在沙漠集中營的生活,他們按鈴聲吃三餐,不能超出圍籬。他經常給被關在羅茲堡的爸爸寫信,因為爸爸早在珍珠港事件過後沒多久,就被FBI視為間諜逮捕。

戰後,母親與兩個小孩終於結束三年五個月的拘禁,返回家園。他們發現家裡殘破不堪,還被塗鴉寫上辱罵字眼,他們真的覺得自己是國家的敵人。而難以釋懷的是,他們彷彿變成家園的陌生人,鄰居與同學裝作若無其事,似乎一切都沒有發生。後來,父親也終於回家了,但他已被戰爭摧毀,易怒且不相信任何人。小說最後令人驚心動魄的,便是這位父親被逮捕後的自白。他說,「我是你最深的恐懼──你看過我們在滿洲的所作所為,你記得南京大屠殺,你忘不了珍珠港事件。」於是他說,把我的罪名告訴我。

書評與推薦
「優異之作……大塚巧妙地描寫出一個突然變得陌生的世界……她反覆如咒語而不帶感情的文筆是本書最大的優點。」──《紐約客》

「精簡、尖銳……本書的氛圍貼近主要人物的情緒狀態:表面鎮定,底下波濤洶湧。」──《波士頓環球報》

「適時地為動盪時代的集體歇斯底里現象做了一次審視……大塚以平實的筆觸,結合了引人關注的事實與悲痛的情緒。」──《奧勒岡人報》

「行文冷練精準,令人無法不相信大塚告訴我們的故事,也無法不清楚看見她希望我們看見的一切……本書難能可貴,也是你所能學到最生動的其中一堂歷史課。」──《今日美國報》

「《天皇蒙塵》就事論事的描述手法卓越,主要人物及文筆拿捏得宜表現突出;小說內容談的是忠誠、身分認同,以及巨變時代在美國身為『他者』的境遇。」──英格蘭德(NathanEnglander),《為了弭除難以承受的衝動》(FortheReliefofUnbearableUrges)作者

「極度才華洋溢……這個故事會令你倒抽一口氣……無疑是談論日本人集中營的書籍中,非常有力且令人難忘的一本……大塚的文筆相當成熟,令人讚嘆。」──《布隆伯利書評》

「小說的聲腔如呢喃低語……一部細膩的出道作品……有力、精練、清晰。」──《歐普拉雜誌》

「具有優美的詩意,卻完全不濫情。」──《聖彼得堡時報》

「她的文字毫不踉蹌,同時擅長描繪可怕的宿命與偶然的美好事物。她描述戰爭中默默無聞的被監禁者在各種前線搏鬥,他們的敵人往往是鄰居與朋友。只要讀幾頁,你就會同情他們的遭遇,但是等到讀完這部優秀的出道作品,你會認知到他們的掙扎也向來是你的掙扎。」──懷特黑德(ColsonWhitehead),《地下鐵道》(TheUndergroundRailroad)作者

「令人心碎……極度清晰的描述。」──《西雅圖郵訊報》


故事 小說


封神榜
NT $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