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滅之刃》登場人物的性格和背景各不相同,
喜歡劇中的不同角色,
能分析出你的個性和心理特質。劇中有各種不同的險境,真實世界裡也有,主角們都是如何穿越險境的呢?或許可以從中汲取出「勇氣」,並透過14個自我檢測與13個自我練習,幫助我們在面對險境時,隨時補充正向能量。
◆竈門炭治郎
像心理師一樣擁有源源不斷的正向能量,會同理每個人的處境,即使是正在傷害自己的鬼也不例外。
◆我妻善逸
成長的過程中,曾經失去對自己的掌控,常常淹沒在強烈的焦慮、恐慌的情緒中,以至於當善逸感到驚恐的時候,他就會瞬間退化成一個沒有自信、不知所措的受傷小孩。
◆嘴平伊之助
被野豬養大,從小缺乏「自我」與「超我」的訓練,也因此,剛開始伊之助的行為非常殘忍粗暴,自從跟竈門炭治郎在一起後,他潛移默化吸收「自我」與「超我」的特質。
◆竈門禰豆子
看到禰豆子就會聯想到思覺失調的當事人,他們大多數人就像禰豆子一樣,靜靜地待在箱子裡,默默無害的努力生活著。禰豆子嘴上的竹片,就像精神科的藥物,能夠讓他們保持穩定、安全的狀態。
透過《鬼滅之刃》登場人物的成長故事,分析人格特質。洞察對方的心理狀態,讓自己度過各種難關、穿越不同的險境。
強力推薦
一開演我的情緒就迅速被劇中三個角色(炭治郎、伊之助、善逸)吸引。他們個性迥異卻情同兄弟的關係,說的不就是我家三個寶貝嗎?因此我實在很佩服萃芬的慧眼獨具,巧妙融合這部電影與心理諮商議題。
——邱永林/親子諮商專家
越看越覺得《鬼滅之刃》暗藏很多心理元素,每個人都可以連結到自己的生活經驗。竈門炭治郎經歷不幸遭遇後,一路成長,從男孩變成男人,又從男人變成為所愛奮鬥的人。竈門禰豆子則代表嘴巴無法為自己發聲的受難者,不能自由講出心裡的話。而禰豆子身邊的哥哥、夥伴、師長們,就組成「治療聯盟」幫助禰豆子變回人類。
——林耿立/松德精神科診所院長
萃芬運用不同的諮商學派觀點來解析角色的人格特質,也透過角色的成長歷程來說明那些環境及教養元素可能會影響人格的發展,讓喜歡《鬼滅之刃》的讀者可以更深刻思考角色的形塑,同時,也從角色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書中以阿德勒學派的「早年回憶」來回顧角色們童年的過往回憶,能夠反映出現在的內心想法,渴望的需求、設定的目標,還有會怎麼預測事情發展的方向。觀察角色表達愛意的方式,也很呼應家族治療中的五種愛的語言。
——黃雅羚/元品心理諮商所所長、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角色
諮商
心理諮商
鬼滅之刃
人格特質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