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流傳影響甚深甚廣,是《聖經》以外最多外國譯本及論述的書籍。
●劉君祖三教會通,不僅以《易》解《老子》,以《莊子》解《老子》,還以《心經》《金剛經》《華嚴經》來詮釋解析《老子》。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王立文(前元智大學副校長、佛學與科學期刋主編)
林安梧(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賴賢宗(台北大學中文系教授暨人文學院東西哲學與詮釋學研究中心主任)
蕭登福(台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
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
衷心推薦
內容簡介
《道德經》是道家最高思想,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
許多警世箴言歷久彌新,能夠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給予啟發和幫助。
《道德經》是劉君祖接觸的第一部子書,當時雖然年輕涉世未深卻非常喜愛,如今歷經歲月滄桑,一再重讀或上課講述時體會日深,他曾多次嘗試以《易經》通《老子》,相互印證,有許多驚喜的發現。
《道德經》至今流傳的版本分為道經和德經兩部分,上篇道經共37章,下篇德經共44章,五千言中充滿悲天憫人的情懷,也提出不少警世箴言。其中關切政治的表述相當多;例如「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愛民治國,能無為乎」(第十章)。在第七章中老子講「長生」講「天長地久」,老子說想要長久永恆,必須效法天道的無私。影響了後世許多修道、求道之人追求長生的養生思想,包括煉丹、畫符咒等等。按照老子的思想,是要清心寡欲、隨順自然才能夠做到。歷史上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漢武帝,掌握了最高權力,渴望長生不老,想盡辦法運用權勢滿足自己無窮的欲望,卻與大道背道而馳,怎麼可能長生呢﹖
一般人以為老子主張清靜無為,其實並不是真的無所作為,而是去除私心私欲後道心堅固的無不可為。《道德經》中的警世箴言,對於治國平天下的政事,濟弱扶傾的王道理想,以及職場上的進退謀略,都有深刻的洞見。
現今國際間博弈加劇,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劉君祖認為這些國際紛爭最好還是要以外交談判協商來解決。老子注重生態也是個反戰者,許多觀點論述至今仍值得執政者參考。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情勢和突如其來的失序困境,若能運用老子處於亂世、面對憂患的人生態度和生命格言,可以增長智慧、靜定人心,讓人不憂不懼的承接外在的一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