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藝術、知覺與現實

NT $ 300


★英國藝術史家宮布利希╳美國心理學家霍赫伯格╳美國哲學家布萊克
三大領域重量級學者的世紀交會
藝術再現本質的深度探索,西方藝術理論必讀經典


★英美長銷半世紀,繁體中文版首度上市

《藝術、知覺與現實》是一本幫助讀者瞭解20世紀西方藝術史的優秀書籍,薈萃了西方六、七○年代知名的藝術史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重要觀點及論述,儘管這些代表性的學者在其研究目標和切入點上存在很大差異,但各人所論都對經典的分析和解讀範式的形成有所貢獻。

本書以1972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塔爾海默講壇」上三位大師級演講人──宮布利希、霍赫伯格、布萊克──的講稿整理而成,由現象學家曼德爾鮑姆精心編選,主要討論藝術、知覺、現實之間的關係,即各藝術門類之間的共通性,其中涉及藝術如何再現或反映現實的問題,也涉及對藝術以及對──經由藝術再現的──現實如何感知等問題。

藝術史家、心理學家、哲學家的研究通常各行其道、少有會合,但「藝術再現」這一本質問題卻為這三個領域提供了共同交流的基礎,形成了三篇既相對獨立又彼此關聯的講座文稿,並最終形成本書:

◆〈面具與面容〉|藝術史家 宮布利希
作者以他在《藝術與錯覺》中論述的有關漫畫的一個章節為基礎,形成演講稿〈面具與面容〉,核心問題是「我們如何感知生活和藝術中的相貌相像性?」,宮布利希搜集了許多豐富多樣的案例,羅列了許多針對這一論題或相關論題的文獻範例,並由此拓展到了對「相貌相似性」心理學理論的研究,最終得到對「移情理論」的認可。

◆〈論事物與人的再現〉|心理學家 霍赫伯格
作為第一位研究「人眼運動」的心理學家,霍赫伯格是視覺感知研究領域長達半個世紀的領軍人物。文章中探討的主要問題是我們對繪畫中的人和事物如何感知。霍赫伯格透過四個原因試圖解析這個問題,他的解釋理論在兩個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其一,它強調了人們在視覺感知過程中的主觀性、目的性、選擇性;其二,它肯定了經驗和習得性的重要性。

◆〈圖像如何再現〉|哲學家 布萊克
前兩篇文章中的觀點是直接將繪畫或攝影看作是現實的再現物,布萊克則對此基本共識發起質疑,在開篇就提出了「是什麼讓那些『自然主義』的繪畫或照片成了對其主體的一個再現?」這個問題。作為語言哲學家,他首先區分了「有原初場景」和「無原始初場景」的兩種繪畫,將前一種情形成為「描繪了一個主體(或原初場景)」,將後一種情形成為「展現了一個主體(或內容)」,進而將第二種情形列為重點討論對象,試圖尋找出構成「繪畫展現主體」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

本書亦為其他「非視覺類」藝術學習者提供了一個闡述非視覺藝術與視覺藝術共通性的良好切入點,站在一個更高的層面關注藝術通感問題和藝術普遍規律,擴展跨域視野和研究方向。

推薦人
曾少千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教授 
黃建宏 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所長、關渡美術館館長
楊凱麟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所教授
謝佩霓 藝術評論家、策展人、藝術史學者
──藝術跨領域研究專業推薦


藝術 繪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