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你在一起,
否則我就不能愛你了。
從前的戀人,未來的愛情,終將走向不可避免的結局。
每一段文字都是戀人的後設,
而每一句書寫都是對愛情的消費。
梁慕靈:
羅蘭.巴特以戀愛去思考後設和語言,我則以後設和語言去思考戀愛。
這是一個值得記念的狀態:每一次的戀愛。如果你在閱讀這部小說時感到莫名的感動,那麼恭喜你,你一定曾經經歷過真正的戀愛之感;而我常常懷疑,在這個城市生活的人,是否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愛情。
離去和失去是這麼的不同:是我要離開你,所以我已經不再在意是否失去你。
Instagram上的「限時動態」才是我們該採取的愛情模式。
在有限的時間內,把狀態在眾人的眼前公開,然後期限過去,
訊息自然銷毁,一切都煙消雲散,連把短訊刪除的過程都可以省略……
1977年,羅蘭.巴特出版最著名的愛情論述《戀人絮語》,以愛情為題探究戀人的娓娓傾吐和叨叨話語;2021年,梁慕靈則借其語絲和形式,以女性的角度重新思考,建構新的、屬於當代的愛情觀。
走進小說情節中的戀人模式,感受屬於這世代的日常短訊、內心呢喃,在戀人的愛與不愛間,在文字的曖昧計較間,在訊息的真假虛實間,試著捕捉這時代的愛情想像與戀人意義。五篇或長或短、值得細心品讀的絮語碎片,是零碎閱讀中的靈光,是愛戀思索中的片羽,也宛若三稜鏡透析那些屬於愛情的各種揣想與臆度,將幽微最不可言說的感覺和關係,化作異常清晰的──愛的質粹。
那些心動暗想
▍如果我們已經是情侶,我一定不會像現在那樣的愛你。
▍我的自我在無限膨脹。只要一天有我的「愛」,他的生命就得以在我的世界中存活。
▍我愛你就如你是我筆下充滿缺憾的人物。
▍我愛你。但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跟你在一起,否則我就不能愛你了。
患得患失的起伏
▍我的心只能開一次。錯過了,我就誓將它永遠關掉。所以我怕。我怕你不愛我,我怕你愛我但把握不了那唯一一次的開門,我怕我把門關得太早。
▍沉溺,是一種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狀態。我認輸了,全面投降,不作任何反抗。
▍愛情其實是一個人的事,對方永遠都不可能體會到你自己的感受。從來沒有兩情相悅。
關於曖昧迷戀
▍慣於迷戀的,都是具有高度想像力的人。
▍我自編自導每天的心情與劇本,用我特有的方式去愛他。他不知我在玩什麼把戲……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享用我的戀愛遊戲。
▍瞹眛是一種自欺欺人的狀態……你們早已戀上了。其後的一切都只是在反覆驗證戀人的自我欺騙。
耽溺掙扎的理性
▍所謂的失戀,就是失去想像的空間及對象。戀人不能再有任何藉口去想念,沒有人名正言順的讓自己去掛念。
▍愛情的美好以維持時間越長為目標,卻不知自身的本質是相反的。
▍戲劇裡的對白每一句都具有意義,而日常生活的說話並不具備這種被舞台燈光照射過的存在感。是的,是存在感,真正的存在感。心靈上的愛情、身體上的痛感以及藝術上的創造,是世上唯一可能證明存在感的事。
劫後餘燼
▍漸漸地,對方在我面前只能演出默劇,因為他在一個不屑當觀眾的人面前,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念誦他的對白。
▍比起揭穿對方,我更希望看清自己的醜態:你曾經沉醉的是如此容易不攻自破。
▍離去和失去是這麼的不同:是我要離開你,所以我已經不再在意是否失去你。
名家好評
專文推薦
何杏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
共同推薦 (按姓氏筆畫排序)
李豪|詩人
吳俞萱|詩人
張嘉真|作家
董啟章|作家
溫如生|作家
蔡傑曦|攝影作家
潘國靈|作家
蘇乙笙|作家
戀人的語言往往是最難捉摸的詮釋學,唯有投入愛情之中方得一些靈光。本書書名脫胎自解構大師羅蘭•巴特的名著,作者梁慕靈揮灑著新世代的語境,令讀者更貼近愛的真相。
──李豪|詩人
她將愛情看成一幢抗衡她的書寫系統的複雜幻象。我們作嘔閃躲的一團血肉,她用手指慢慢剝開,找出裡頭的神明。
──吳俞萱|詩人
一個人的時候總在等待一個更加瘋魔的人出聲,來擺脫瘋魔與驗證瘋魔,作為指南與熱燙的傷疤,這本書非常有效。
──張嘉真|作家
梁慕靈的小說揉合了溫柔的剖析與冷峻的抒情,猶如一支理性與感性的雙人舞。
──董啟章|作家
人世間最難理解的愛,慕靈提出了當代的困惑和洞見,讓我們能在字句扉頁間,釐清並找到自己的解答。
──蔡傑曦|攝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