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出身於貧寒農村的緬甸華人,如何在時代的淬鍊下,成為民族的開路先鋒
1946年出生於緬甸大猛宜,王國達從沒忘記自己的出身和使命,從貧寒農村子弟成為校長、治安部隊主席、國會議員,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英雄事蹟。
★成立大猛宜民族文化會,集資辦學,幫助貧困孩子接受平等教育,為緬甸華人教育奉獻50多年
★擔任參謀長和治安部隊主席,將毛澤東和曾國藩的軍事理論,實際運用在帶兵和作戰
★成立馬幫,為緬甸政府效力13年,在崎嶇山路上運送武器和糧食,成為最有力的後勤部隊
★積極奔走35年,為出生地大猛宜地區的華人爭取到民族正名和身分證
★向臺灣取經,輔導原以種植罌粟花維生的大猛宜,轉型為高品質茶園
★促成緬甸的國防部、內政部、電力部等18個部門與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進行商貿交流
在動盪不安的年代中,他多次遭遇生死關頭――
▲在領導緬甸大猛宜治安部隊期間,被緬共暗算失去右眼
▲無辜受冤入獄,被關了13個月零18天
▲家中被緬共的槍炮掃射出57處彈孔
▲座車受到伏擊,被打出72個槍眼
在學生的眼中,他善良豁達、慈嚴並重
在部屬的眼中,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在長官的眼中,他細心敏銳、機智果敢
他是緬甸不可或缺的開路者
他波瀾壯闊的人生,不但是緬甸傳奇,也是歷史的傳奇!
◆重量級推薦
錢復(現任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董事長)
標題:在時代的洪流中書寫傳奇
內文:
二十年前我在監察院工作,在許多調查案件中選了廖健男委員和張富美委員聯合調查的泰北國軍孤軍後裔來台升學或成婚,由於主管機關的本位主義無法取得居留,求學,甚至沒有健保的案件,作為監察院為民服務的報導文學的一案,邀請名記者江元慶先生撰寫,出版了《滿星疊悲歌》一書,這是一本賺人熱淚的著作。
目前好友張水江兄拿了楚蘭女士所著的《緬甸華裔王國達傳奇》文稿囑我寫序。這本書的主人翁王國達,是為華裔們在緬甸爭取到合法的公民身分證,而奮鬥半個世紀的傳奇人物,其感人事蹟值得傳播,我欣然應允作序。
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雲南的國軍由李彌將軍率領,撤退到泰北丶緬北,在一片不毛之地暫時生活下來。當時不少人以種植鴉片為生,而在緬甸北部山區的大勐宜地區,出生、成長在這片土地上的王國達,由一名教師、校長,應時代賦予的責任感,保衛百姓的安全和服務於國家之需要,肩任大勐宜人民治安部隊主席,為政府軍隊組織馬幫隊伍承擔運輸重任,耕雲鋤月,嘔心瀝血。到了和平時期,他又帶領老百姓剷除鴉片,告別毒品,種植茶葉,更新人民的生存方式。
他懷著慈悲的心,亟思帶領聚居於撣邦的華人走岀一條長久共榮的出路。傾聽同胞們在艱辛生活中的悲鳴與需求,以洞見的眼光,擘劃家鄉未來營生發展的大計。善用溝通勸導,改變大家對罌粟花種植的依賴,代之以台灣茶葉的種植,讓金三
角的惡名,消失於歷史的浪濤中。
王國達早年以教育事業家,教導青年學子傅承中華文化的血脈,又引導他們融入對這塊土地與政權的認同中。身為華人後裔,他抱著落地生根的觀點,擔任大勐宜人民治安部隊主席,協助緬甸政府對抗緬甸共產黨近三十年,保衛了家鄉土地的安寧,也獲得了緬甸政府對他的信任。
百年來落腳於撣邦的華人,大部分都是無國籍的,自然享受不到平等的公民權。王國達歷經五十多年的交涉,盡心盡力的效忠與奉獻,終於在2016年讓緬甸當局首肯,允許北撣邦數萬名華人入籍,讓他們得到平等的待遇。
這是一種最慈悲、最溫柔、最堅定的力量。
在這樣的力量推動下,種族得以融合,經濟能夠長久發展,中華文化能以嶄新的面貌傅承,華裔子孫將在緬甸的土地上,永續生存,綿延不絕。
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華人在緬甸的奮鬥史,也窺見緬甸歷史文化的風華。最重要的,我們看到了一個心存慈悲,善於溝通,提岀策略,解決問題的人。王國達以天賦聰慧煉達的思維,以保民族利益,護國家安危海闊天空的情懷,博得了緬甸軍政府多界高官的賞識。贏得了老百姓由衷的擁護愛戴。王國達改寫了緬甸華裔200多年以來,無根基漂萍式的生存狀態,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緬中經貿交流合作付出了卓越的貢獻。
吾以此序,略表對王國達之敬意。
◆本書特色
1.傳奇人物王國達的卓越貢獻:王國達處於緬共和政府軍矛盾對立的動盪時期,在其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作者四次到緬甸採訪王國達、家人、戰友,從他擔任教師、校長、馬幫統帥、治安部隊主席等各種面向,鉅細靡遺地呈現王國達對於緬甸華人教育、大猛宜華人民族正名以及中緬經貿關係的巨大影響力。
2.真摯動人的家族故事:父親早逝、母親一人辛苦撫養五個兒子,王國達深受母親慈悲和堅毅的身教影響,對待妻兒和兄弟也情深義重。然而這個家庭的命運多舛,二哥、大哥先後過世,三哥王國棟於15歲時被抓到臺灣當童子軍,與家人兩地分隔,失散40年後,才得以與兄弟順利團圓,卻再也沒機會見到母親。
3.有趣迷人的緬甸風土民情:一般人對緬甸的印象是多不勝數的佛塔和寺廟,而王國達的出生地大猛宜卻有著如詩如畫的景色,和多民族各自殊異的習俗,像是佤族的「串姑娘」,女孩給來串門的小夥子梳頭,小夥子則唱《梳頭調》,請姑娘給他裝煙、點煙。近距離肢體語言的交流如果有「電」,就算是婚約;如果沒有電,小夥子就不會再來「串」了。
4.特別收錄珍貴照片,共同見證歷史:獨家披露王國達珍藏照片,緬甸風雲人物真實風采、歷史性時刻近在眼前,喜歡歷史的人絕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