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盡在不言中的影像,如何運用鏡頭效果,傳達無數精細意念?
當數位單眼鏡頭帶來的鏡頭革命,讓所有創作者首度有了公平的競爭舞台
《鏡頭之後》作者也為所有人解密大導演奧妙敘事的鏡頭配方若想學著看懂電影畫面構圖能表達多少豐富意涵,《鏡頭之後》提供了精闢的概念及操作指引,因此成為全球電影愛好者和拍攝者的教戰手冊。但是,電影「說話」的技巧遠不只有構圖,要看懂每一個畫面明講、暗示了什麼意念,你需要更全面地理解「鏡頭的語言」和敘事系統。
從焦點及景深的選擇、空間的壓縮及擴展、速度感的操控,到耀光、變形,導演和攝影指導靈活運用鏡頭的各種光學性質,搭配影片的敘事框脈絡自成一種語言,足以表達出角色的心理狀態、情感、特殊氛圍,甚至是你想得到的任何抽象概念。
《蘿拉快跑》運用望遠鏡頭的窄視野和透視壓縮,大幅影響景框x軸(左右水平移動)上的動作速度,使蘿拉奔跑的速度看起來遠比實際所能跑出得還要快,這部片也以這種不尋常的速度操控而成為動作驚悚片的經典。《阿拉伯的勞倫斯》同樣運用望遠鏡頭,當駱駝騎士從遠方往攝影機奔馳而來(沿著景框Z軸而非x軸移動)時,看起來遠比實際上更慢,黑色形影在沙漠的地平線上幾乎一直沒怎麼前進,卻又在距離夠近時迅雷不及掩耳地現身,射死勞倫斯的嚮導——短短幾分鐘的鏡頭,同時創造出情節的懸疑感及沙漠世界的危機四伏感。《辛德勒的名單》裡,微距鏡頭緊貼著打字機,不只放大了文字的視覺面積,也放大了文字的重要性,讓畫面大聲疾呼每一個文字的背後都是一條等待救援的沉重人命。而《2001:太空漫遊》的關鍵角色HAL9000總是透過機器裝設的鏡頭觀看人類同伴的舉動,魚眼鏡頭的變形效果和畫面四邊的暗角,從一開始就預示了人類與機械之間互動的扭曲與侷限,衝突終將無可避免。
在過去,這類鏡頭技巧只有巨大、昂貴的攝影機的才能拍攝,但數位單眼相機問世後,高畫質影片、可更換鏡頭的種種鏡頭效果不再是大製作的專屬,連骨董鏡頭的光學瑕疵這種昂貴的視覺效果也變得唾手可得。在影像的層面上,業餘影像工作者及獨立製片得以拍出與好萊塢主流大片不分軒輊的作品,甚至還能經由實驗創造更多變化。《夜晚還年輕》巧妙融合了iPhone的深景深和外掛鏡頭的寬螢幕變形特徵,打造出原創的視覺風格,呼應片中的次文化背景。這部只用智慧型手機拍出的電影可以打入日舞影展,正證明了只要同時理解鏡頭的敘事力與技術力,不需昂貴的器材,也能充分解放鏡頭的藝術表現潛力。
觀賞電影,甚至拍攝電影,都必須從理解鏡頭敘事系統與技術概念開始。資深電影人莫卡杜將鏡頭能表現的效果依照意念分門別類,搭配將近90部影片的豐富劇照,清晰解說鏡頭的各種特質可以如何用在電影敘事上。看懂整部電影作品,你不需再將目光鎖在「一英吋高」的字幕上,而是在大銀幕上熟悉又陌生、自然且怪誕的畫面裡,聆聽鏡頭侃侃而談。
如果你會自己動手拍影片,不管用的是iPhone還是大砲,本書都能幫助你發揮鏡頭的敘事能力,甚至建立專屬於你的「光學個性」。
如果你只看不拍,本書也能幫助你解讀出導演和攝影師埋藏在畫面中的視覺線索,洞悉深層涵義,理解大師奧妙的影像敘事體系。
各界推薦
對於新一代的電影工作者來說,《鏡頭的語言》一來可以當作一個參照點,看看具有個人獨特風格的導演如何運用鏡頭,二來也可以當作解鎖如何使用攝影工具的鑰匙。讀完本書後,電影工作者就得到了操控各種鏡頭所需的終極知識,不管用的是iPhone或是最貴的鏡頭器材都不成問題。──蘇菲‧強森,《MovieMaker》雜誌
不管你是初出茅蘆的電影工作者,還是老練的導演或攝影指導,《鏡頭的語言》讀起來都啟發性十足。對於鏡頭的敘事能力和用創意拍攝電影能產生的不可思議潛力,莫卡杜帶著我們把認識提升到新的層次。──約翰.因伍德,艾美獎提名作《醫院狂想曲》、《打不倒的金咪》攝影指導
《鏡頭的語言》用了多部電影擷取的美觀範例,清楚解釋鏡頭語言的美學意義和情緒含意。對於攝影師和導演而言,了解鏡頭的基礎技巧和創意發揮有助於點出場景中的主題。本書非常實用,每個有意發展事業的電影工作者都該一讀。──賈桂琳‧B‧佛洛斯特,《CinematographyforDirectors》作者、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教授
光學
加州
運用
IPHONE
電影
鏡頭
語言
畫面
文字
角色
IPHONE
興趣
遊戲
人生
玩家
電玩
構圖
電影
攝影
拍攝
洛杉磯
佛經
山本耀司
GOODREADS
IG
探索
鏡頭
語言
畫面
文字
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