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藝術×哲學
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設計作品,從公共空間的裝置藝術,到藝術館內靜靜陳列的藝術品,因而欣賞藝術成為了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
然而我們或多或少都曾經為了美與藝術背後的哲學問題感到困惑:怎樣才算美?藝術到底是什麼?而觀眾、藝術家與作品之間的三角關係又是什麼?
一九九九年,著名的黑人藝術家克里斯.奧菲利(ChrisOfili)在美國的布魯克林博物館展出了一件喚作〈聖母瑪利亞〉(TheHolyVirginMary)的作品,而引發了軒然大波。時任紐約市市長的魯道夫.朱利亞尼(RudolphGiuliani)甚至揚言要把布魯克林博物館的預算砍光,究竟讓朱利亞尼大為光火的〈聖母瑪利亞〉是怎樣的作品呢?奧菲利又想透過這部作品傳達什麼藝術理念呢?
引發爭議的藝術作品當然不只出現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而已,早在上個世紀就有許多藝術作品不斷地衝擊著觀眾的藝術標準。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當時德國著名的女導演蘭妮.萊芬斯坦(LeniRiefenstahl)替希特勒與納粹黨拍攝了一部紀錄片,稱作〈意志的勝利〉(TriumphoftheWill)。在這部實為政治宣傳的影片中,萊芬斯坦運用精巧的攝影手法展現了對納粹主義的擁護,甚至企圖宗教化納粹精神以達到宣傳納粹執政的正統性。由此可見,藝術不僅僅是博物館裡的陳列品,更是能夠左右個人、社會,甚至國家的思想工具。但到底藝術與社會、國家之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隨著網路資源的快速與便捷,一件藝術作品的欣賞與相關知識的吸收可以快速透過網路來完成,然而再發達的網路資源,也無法令人滿意地回答種種美與藝術背後的哲學問題:
▲藝術的功能是什麼?
▲美有規則嗎?
▲藝術家與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而觀眾又在作品與藝術家中間扮演什麼角色?
▲究竟一個社會需不需要藝術?
▲日常用品也可以是藝術品嗎?
▲到底怎樣才算藝術?
在本書中作者另闢蹊徑,擺脫以往用「唯美」的藝術作品來介紹美學,反而從七個迥異的主題下手,藉由美學與藝術哲學內最「冷硬」、最尖銳的議題來挑動讀者的哲學神經。這些議題還包括了對藝術體制的批判、藝術與詮釋問題、創作與靈感、解構藝術、藝術與性別/種族、藝術的本質等爭議,範圍除了涵蓋當代歐陸美學與分析美學兩大傳統外,也不忘討論美學史上重要的哲學家。
循著七種美學的「不流行讀法」,帶領讀者一窺藝術、美與哲學背後的種種爭論,來一趟「硬」美學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