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語電影是個鮮少人記得的華語電影片種,長久以來靜默在逐漸老去的民間記憶裡。
作者深入拷掘新馬第一手原始材料與重訪歷史現場方法,援引德勒茲(Deleuze)與伽塔利(Guattari)的音樂和“畛域”(territory)的概念,以及史書美等人主張的華語語系理論,力圖解構作為一個全然在祖籍地以外萌芽生長的方言影業的發展,及其與祖籍地之間不斷變動著的關係,由此補充廈語電影的歷史敘事,也借機反思華語語系研究的話語建構。
書中梳理了廈語電影三個不同發展階段的演變:“南音與膠捲閩南鄉土(1948–1957)”“摩登福建歌曲與現代性大宇宙(1957–1962)”“薌劇與三合一體的膠捲畛域(1962–1966)”,把讀者帶回廈語電影在新馬曾經風光一時的四〇至六〇年代,重新發現與瞭解那個時代脈絡中的活躍生命力。
本書由八方文化創作室與新躍社科大學(SUSS)新躍中華學術中心聯合出版,是“新躍人文”系列叢書的第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