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基隆海岸,全長約十三公里,儘管短短一段,但海岸曲折,蘊含的海洋創作素材既多元且富饒。這段海岸包含港都基隆市、基隆港、和平島、基隆嶼、海洋大學、海洋科技博物館,以及大武崙漁港、外木山漁港、正濱漁港、八尺門漁港、碧砂漁港、八斗子漁港,堪稱海洋產業、海洋活動及海洋人文密度相當豐富的一段海岸。
本書以工作坊形式進行,並以基隆海岸地理環境為區隔,分別以基隆港、漁村漁業、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大學、海岸地質地景等五個創作方向,並以集體創作方式各自貢獻所長,寫成約八萬字的文學作。
本書三位作者,或有些許或不曾有過漁撈經驗,確定都不是專職討海,但他們都有八斗子漁村生活經驗以及對八斗子的情感,勤快又有心的訪談及書寫,一樣能寫出頗有海洋臨場感的海洋文學作品。
人類是天生擅長使用工具的漁人或獵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八斗子島(如今為半島),如此特殊的海岸環境,造就人們因漁撈而自然聚成的村落。這樣的漁村聚落,村民們為了生存必然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討生活,如此與海、與漁有關的特殊生活方式,經時間累積,也就形成了這領域與海有關的特殊漁村歷史文化,而這樣的漁村文化,就是海洋文學珍貴的養份。
沿海居民因為「靠海吃海」,為了求生存而想盡各種辦法求取於大海,這樣的歷史所呈現的精神,是海岸書寫彌足珍貴的資產。或訪談,或親身經驗,三位作者在本書中如實記述了八斗子村民兩代約六十年間與海岸與海洋或村民間彼此貼身互動的生活痕跡,如實呈現了八斗子的海岸環境,以及八斗子人的容貌、性格、精神,以及生活故事中的歡喜和悲傷。
人類發展史中,漁撈更早於農耕,而人類是陸生動物,如何跨陸地跨領域踏入海上採捕,沿岸居民究竟如何絞盡腦汁,仿若無中生有的發明製造包括船筏的各種漁撈工具,又如何一代代演替,從最簡單形同赤裸的潛水漁撈到漁具、漁法繁複的燈火漁業,從陸地到海洋,這本書大約有六十年跨距,以漁村村民帶著在地濃郁情感的視角,帶引讀者一步步走過八斗子。
不同的時空背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生態特色,台灣中央是山脈,大多數人沿岸生活,無論東西南北,八斗子跟台灣每一段海岸一樣,與海有關的特殊海岸生活故事如拍岸浪濤般比比皆是,而且不曾中斷。只是過去一長段時間,台灣社會缺乏海洋教育以及海洋意識,以陸地中心思維錯待海島體質的鄉土,使得海岸線淪為島上最不被重視的邊陲角落。我們社會早已習慣將有環境爭議或汙染疑慮的設施或工廠往海岸線推,垃圾處理場、石化工廠、火力燃煤或核能電廠,或與海爭地,或填海造陸,到處看得見不當的海岸開發,處處填滿水泥消波塊或過度興築的水泥堤岸。除了海岸景觀破壞,也造成島嶼海岸環境快速變遷,嚴重傷害了海岸生態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