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社會小設計:從點到面的設計串聯,小改變翻轉地方大未來

NT $ 351


你逛過楊梅永寧社區的百年古蹟「江夏堂」、「驛品香生態農場」嗎?

想到新竹寶山,你會想到什麼?水庫?還是黑糖?

看似即將消失的傳統木雕、竹編,你知道也能變身現代傢具、燈具嗎?

透過「為社會而設計」,農村、地方村落也能重新復甦翻轉困境!



《社區設計》作者山崎亮說:「設計」就是解決真實確切的問題的過程與方法。


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再從一群人到社會與國家,在全球資訊爆炸、文明高度發展之後,「高齡化」、「少子化」、「下流社會」、「孤獨死」等隱憂已分分秒秒的威脅著現代社會,即使是小事也無人能置之度外,只有打破人心的藩籬,重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連結,實踐社區設計的理想,才能進一步翻轉困境!


年輕的室內設計系老師謝淳鈺,原本只想從產學及工藝實作引領學生吸收知識,卻在尋訪地方師傅的過程中,意外改造了社區,重新拾回早已被遺忘的古早技藝,原來一己之力並不是那麼微不足道,改造世界也並非遙不可及。本書以平凡小人物(老師和同學們)為視角,從生活化、有趣的觀點把社區設計、都市改造的理想一步步落實,以設計一步步讓技藝得新舊傳承,用創意將農村、居民與地方產業緊密結合,老氣橫秋的地方村落也能重新復活拾回生命力平易近人敘寫方式同時以圖文呈現,讓艱澀的議題沒有門檻,而重要的概念能在舒服引人入勝的觀點中深植人心。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份「點的起始:以一個完整的社區改造經驗開始談起」,分享了兩個大型的農村洄游案,團隊人員眾、駐村時間密集、團隊與社區互動的強度高,且因為社區本身相對來說已建構改變需長期耕耘的共識,往往儘管駐村結束,還持續與成員產生連結,是很好向下紮根的社會設計模式,就如山崎亮所說,建構「連結」是當前「寂寥的社會」最需要的部分。

第二部分「老地方新靈魂:取之於大地、用之於大地的老技藝」著重於在地技藝的傳承,強調以新設計創意復甦逐漸失去注意的產業,兩個案例共執行八件作品:五件木雕、三件竹編,以實作方式來理解台灣在地工藝產業的歷史脈絡與技術瓶頸。台灣工藝不輸日本,然而在文化傳承上卻落後許多,日本產品設計師喜多俊之提到「匠師用身體記憶所學會的技術,巧妙地讓觸感、觀感、質感等語言無法言傳的感覺靈活展現」就是所謂的一物入魂!文中案例皆為初學者,鼓勵年輕學子只要有心,即使完全沒有基礎也可以打開古老技藝的神秘大門。

第三部分「一起往更遠前進吧!將設計與社區連結的實例」產學合作一直是學界與業界最主要的連結方式,此部藉由產學合作案所羅織的一個個小案子,雖然經費不高且不容易被關注,但是藉由局部點亮各小社區,企圖延伸出更寬廣如面狀的社會設計網絡,逐步發酵。


各界學者專家好評推薦

陳其澎|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特聘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張基義|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教授

黃湘娟|《室內》雜誌前總編輯

劉育東│亞洲大學講座教授/前副校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

龔書章|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木雕 現代


巴黎
NT $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