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君:莎士比亞論政治

NT $ 264


.一場歷史故事與當代時事的高明對話:借鏡莎翁名劇《馬克白》《李爾王》《理查三世》,探問為何人們會被明顯不勝任統治的領袖所吸引?
.一部引人注目的文學壯舉:豐富而易讀,精闢而啟發,對於文學、歷史、政治的愛好者與研究者,皆具有高可讀性和娛樂性。
.美國國家圖書獎及普立茲獎雙料得主史蒂芬.葛林布萊暢銷新作。

莎士比亞撿到槍!?
一場歷史故事與當代時事的高明對話

世界知名的莎士比亞學者葛林布萊
探討劇作家如何用劇本來譴責獨裁者的權力濫用
借鏡莎翁名劇《馬克白》《李爾王》《理查三世》巧妙評論自己的時代

莎士比亞作為藝術家,從不忽視被迫在暴政下保持沉默的人民,畢竟如同《科利奧蘭納斯》中的經典台詞:「沒有了人民,何來城市?」

終其一生,莎士比亞都在思考社會是以哪些方式解體。他認為,一個被政黨政治激烈分化的社會,特別容易被冒牌民粹主義傷害。

莎士比亞身處英國伊麗莎白一世統治時期,君權神聖不可侵犯,沒有我們所熟悉的言論自由——此時公開稱呼君主為暴君(tyrant)被視作犯罪。才華洋溢的劇作家莎士比亞只能把他對政治的探討投射到他劇中的人物,如理查三世、馬克白、李爾王、科利奧蘭納斯等,藉此探討暴政的社會原因、心理根源和扭曲的後果。

莎士比亞對暴君的著迷源自於一個問題:人民通常都知道這些野心家滿口謊言、衝動、善於煽動情緒,但為什麼人民還是甘於讓他們爬上高位成為暴君?作為善於採取斜角進路的大師,莎士比亞審慎地將想像力投射到遙遠的歷史角落,其作品總是反覆描寫暴君一旦成功奪權後所帶來的混亂。他相信,唯有透過虛構或採取歷史距離,最能夠不加扭曲地佔有真理。

世界知名的莎士比亞學者葛林布萊,透過《暴君》一書深入研究莎劇《馬克白》《李爾王》《理查三世》等,分析其歷史背景,諸多知名的殘暴執政者,和暴君身邊或受苦、或得勢的臣民。

同時,葛林布萊也將莎士比亞以古鑑今的手法巧妙移植與串連到當代,在分析莎士比亞撰述這些暴君的手法同時,為現代逐漸失序的世界帶來啓發。《暴君》不僅是一部關於莎士比亞文學、歷史、政治各領域的精心作品,也是一場歷史故事與當代時事的高明對話。


故事 高明 時事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