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島

NT $ 308


「我在這裡。」
這是自我高張的時代,所以是自私的時代。
這也是自戀甚於戀人的時代,因而是苦戀的時代。
當無數的世界可以輕易召喚到眼前,
卻始終不能讓另一人成為自己的世界。


永遠的第三人——胡晴舫
最新小說力作,為我們演繹一段當代台灣網路時代的戀人絮語




臉書時代的當代台灣,直指世代鴻溝與人心異境的解碼直播
一部關於徒勞的渴望之書,也是愛與語言的沙之書


身體不再是靈魂的居所,靈魂化為電流,奔入虛擬的時空,
愛情果真是名符其實的來電,而戀人的名字是一個帳號。
新戀情就是新頁面,開啓變按鍵,結束只須滑掉。
戀人的功能越來越像手機上的應用程式,用來增添生活的美妙與方便,
過段日子生膩,遺忘,一秒鐘空檔突然想起來,隨手刪掉。


網路令我們狀似無比親密,關係卻如此匱乏。
交友與絕交都只是一個按鍵的事。
臉書上的你、現實中的你,哪一個才是真的你?


「雖然這些人今晚才見面,但他們之間的互動卻是時時刻刻分分秒秒,時間綿延不絕,匯成一條斬不斷的長河。今晚只是網路大河掉出來的點滴。網路不再是實體世界的延伸,而是倒過來,實體世界才是網路的延續。」——胡晴舫

誰留連在誰的肉體,我們只交換體液與快感,不交換靈魂。網美林莉蓮可以是媒體名人李憲宏的情婦,也可以王世傑的情人。網路上,莉蓮與淑媚是朋友,但面對面是情敵,一個熱烈愛台灣,另一個只愛自己;現實中的聚會,是社群媒體溢出來的流動饗宴,指尖交談更甚於嘴巴說出來的無聊話語,一轉頭便成為明日的網路筆仗……


不論散文、時事評論或短篇小說,胡晴舫向來嫻熟於世代之別,人我之辨;她總能準確捕捉人們總自欺或不自知的幽微心思,盤根錯結的關係,道德難題,以為都在掌握中卻持續失控的處境,既理直氣壯又過分纖細怯懦的欲望。
在殊異個體間,胡晴舫也能犀利地指出共相,清晰看見每個人孵夢的侷促姿態,或對著其實無非自身鏡像的他人,「另一個我」,既嫌惡卻抄襲,既依賴又傷害,既憧憬復背叛的荒謬演出。

她筆下人物,多半是時代、城市或各種意義的浪遊者,遊走於隔閡間隙,處處無家處處家。
如今背景淹覆過一片浩瀚虛渺的網路汪洋,瀰漫末世逃亡感或劫後倖存氣息,新的時代族裔宛如大航海時代冒險者,降生於這片「電流即交流」的無邊海上並生活其中;而網路作為今日最大的生態系與生活圈,注定了人們無比自由又徬徨困陷的漂泊感。


在這部動員「小說中的小說」設計的她/他——創意教父,網紅女神,離群的憤青,隱抑自我的小說作者,在網路活得更精采的帶風向者,癡等情人的女強人……——始終是獨自一人,以求愛的熱望為槳、自身孤寂作筏,划入網海滔天巨浪;年齡跨度將近三十歲的他們,也從來都是一群人,無分新舊人類,幾乎無能脫出這片洶洶大海。包括書中「小說作者」在內,「沒有人是局外人」。

三一八學運,網路霸凌,媒體衰微,同婚入法……胡晴舫敏銳地將這幾年人們強烈共鳴或幾近公審的時事結合進小說,大格局地思索「台灣」的角色性格演化;同時見證科技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動搖對「真實」的認知;更是銳利指陳,我們如何輕易地棄守一己所有,甘願隨波逐流、習慣於鬱鬱寡歡。
世代、愛情與網路,竟然都教我們活得卑鄙,自覺渺小。

藉由描述這個由指尖暴君創造,公私界線疾速泯滅、客觀讓位給主觀、備忘即是遺忘的「表面」世界,胡晴舫以其深情,讓人們在攢聚成群取暖時,更意識到各自的內在孤寂;她也生動呈現每個人活成一座孤島的狀態,卻讓島與島之間,以目光、欲望、回憶、遺憾絲絲縷縷相連,耿耿懸念,在不可見的現實或網路海面下,形成彼此羈絆、需索、傾軋的複雜地脈。


愛情 無比 戀人 時代 網路 小說 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