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後,如果只能依靠你,
身為「兒子」的你,準備好了嗎?
台灣社會終將迎來漫漫長照路,
身為兒子,該怎麼因應這項切身的課題?
身為男人,又該如何面對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
而我們的社會,是不是也已經做好準備?
當父母失能或失智,當女兒與媳婦照顧者消失,
當職場與社會的網絡被切斷,當官方政策鞭長莫及,
誰來傾聽閉鎖在家庭裡的兒子照顧者心聲?
男人不一定會成為丈夫或父親,卻一定都是某個人的兒子,
面對老後的父母,那些深陷照顧漩渦的「兒子」們,
或許正在暗夜裡無聲地求助。
知名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
專文解說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TED╳Taipei講者╱朱為民
專文推薦
兒子照顧者‧全方位藝人╱唐從聖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郭慈安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陳正芬
真情推薦
「現實中,兒子照顧的情形明明就在增加,可是實際狀況卻最不明朗。不只是因為人數少,主要是因為兒子照顧者不會主動談自己的事情、不會向外人求助、也拒絕其他人的介入。這使得兒子照顧就像是黑洞一般。要靠近這個黑洞相當困難,而且我們已經知道,在這個黑洞裡,似乎發生了一些不尋常的事。」
──上野千鶴子
「作者從日本『兒子照顧』的現況談起,談到照顧者與自己、妻子和其他手足的關係,談到照顧者如何在照顧的脈絡下兼顧工作,更談到男性身為照顧者面臨的難題。不同面向的深刻梳理,讓每個讀者可以了解男性身為一個照顧者,會遇到哪些問題、哪些挫折,而其他的家人、朋友甚至社會更可以知道,如何來幫忙那些陷在照顧漩渦裡的『兒子』們。」──朱為民
「兒子照顧者當街掌摑中風父親」、「不忍父親長年臥病,兒子照顧者殺害父親後自縊」──社會學研究中,兒子照顧者經常被視為潛在的施虐者。因為在家庭照顧者當中,他們往往最容易失去內部支持,並與外界隔離而孤立。但在這些聳動的社會新聞背後,透露的正是人數日漸增加的兒子照顧者不願吐露、難以求援的困境。
退一步來說,身為主要照顧者的兒子,若有妻子或其他手足,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在兒子照顧的封閉結界中,假如丈夫一手包辦照顧父母的大小事,做太太的就只要顧好自己的小家庭即可?假如哥哥一肩扛起照顧父母的責任,做弟弟的就可以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事情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這當中有著物理與心理層面的差異與糾葛,無法用二分法來劃分,而這正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
當兒子成為主要照顧者,他們與妻子或手足之間的關係會變得如何?他們該怎麼面對做不慣的家事?該如何照顧父母?如何兼顧工作?人際關係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變化?本書罕見地以男性角度切入,深入訪談28位兒子照顧者的經驗,剖析他們所面臨的長照困境,更是台灣社會終將面對的切身課題。
兒子照顧是否真是沒有出口的迷宮?想要擺脫泥淖,我們應該先試著了解兒子照顧的真實情況,也因此更需要聆聽兒子照顧者內心的想法。畢竟照顧者也需要被照顧,適當的理解與適時的關懷,讓兒子照顧者知道自己並非孤立無援,將能為看似黑暗的漫漫長照路帶來一絲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