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來通俗小說彙編第二輯》收錄了出版於民國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之間的通俗小說鉛印本四十九種。
在清末民初,像收錄在《第一輯》當中的石印本印刷形式非常流行,進入民國十年,鉛印本成為主流,以鉛印本的形式出版了許多作品。但是這樣一種流行至民國四十年代的初期鉛印本,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一般都認為它沒有什麼太大的學術價值,但是我個人認為上面所說的初期鉛印本有以下幾點重要性:
(一)鉛印本是石印本的一種延長。早期出版鉛印本的廣益書局等書局,都曾是出版過石印本的出版社。可以說,石印本和初期鉛印本有一種承前啟後的關係。
(二)作品的接受。了解以往有哪些作品被出版出來,在研究文學史方面極為重要。
(三)戲劇、電影的相互關聯。光復後的台灣和香港的戲劇、電影,許多都是根據當時流行的鉛印本進行製作的。
(四)插圖的魅力。《第二輯》收錄的版本當中,很多封面上都有插圖。這種插圖也反映插圖作者對小說內容的一種解釋,是一個有價值的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