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遊戲【10週年紀念版】(收錄作者回顧飢餓遊戲三部曲出版10週年對談)

NT $ 252


第七十四屆飢餓遊戲即將開始。
遊戲是真實的,不只存在螢幕上。
愛情仍然令人渴望,只是難以擁抱。

抽籤那一天,凱妮絲的人生改變了。

大毀壞之後,世界已經荒蕪。重生的國度,科技和權力掌握在都城的統治者手上。一年一度,來自十二個地區經由抽籤產生的二十四名少男少女,被迫走進競技場,互相獵殺。最後只能有一人存活,成為唯一的勝利者。

競技場是經過人工佈置的荒野。競賽過程中,追殺、逃匿、饑渴、鬥智、偽裝……生死存亡的每一刻,都被無所不在的攝影機捕捉,傳送到全國人面前,規定每一個人都必須觀看。對統治者而言,這是一場遊戲,年度盛會,用以懲戒叛逆,娛樂都城市民。

凱妮絲原本以為投身飢餓遊戲就是赴死。但在競技場上,她熱血沸騰,蛻變為「燃燒的女孩」,緊緊攫住電視觀眾的心。她毫不猶豫地為妹妹犧牲,企圖拯救其他競賽者的生命,一再解決遊戲中的謎題與難題,躲過追殺,智取對手。只是,沒有人想到,愛情竟然可以成為贏的策略。而一旦面對複雜的愛情習題,她困惑不已,有時只能躲在樹上。

擅長狩獵的凱妮絲,早已習於躲在樹上,有時為了躲避野獸的攻擊,有時則是為了埋伏等候獵物。而現在,在樹上,她一方面思念著昔日森林裡的狩獵夥伴,一方面則迷惑於競技場上競賽夥伴的付出。生死關頭,她發現,還需要學習認識感情的世界。

她只能繼續做她自己。都城的統治者沒有預料到,凱妮絲自己也沒有想到,她拒絕向遊戲規則屈服,拒絕向死亡屈服,也拒絕向愛情屈服。問題是:她知道自己在拒絕什麼嗎?她拒絕得了嗎?

飢餓遊戲三【10週年紀念版】,收錄兩篇對談,作者對這套書再次做出深度回應,鼓勵各年齡層的讀者都能從小說中讀出屬於自己的看法。
對談1:作者回顧《飢餓遊戲三部曲》出版10週年:
.哪些文學作品引導作者從小關注戰爭故事?
.作者如何塑造出凱妮絲這個角色?
.比德、蓋爾與黑密契各自象徵什麼樣的世界觀?
.作者如何規劃施惠國與其十三個行政區?
.作者設計競技場時有哪些考量?
.電影選角與作者想像中的小說人物有哪些異同?
.這十年中,最令作者難忘的時刻是什麼?
.作者認為這套書為何能引起全球讀者的共鳴?

對談2:作者與曾任美國「國家青少年文學大使」的華特.狄恩.麥爾斯探討撰寫戰爭故事的用意:
.作者的父親參加越戰對她的童年造成什麼影響?
.作者的父親如何教導她認識戰爭?
.作者如何藉《飢餓遊戲三部曲》引導讀者對戰爭進行哲學式的思考?
.作者為什麼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培養對戰爭的現實感?


選書紀錄
.《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書籍」
.《紐約時報》「年度最值得注意的書」及「書評編輯特選」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特選」
.《科克斯》「年度最佳書籍」
.《書單》「編輯年度特選」
.《學校圖書館期刊》「年度最佳書籍」
.美國圖書館協會「青少年最佳十大選書」
.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全美最大連鎖書店邦諾書店「年度最佳書籍」
.邊界連鎖書店(Borders)「年度最佳書籍」


愛情 遊戲 書籍 書店 重生 光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