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琅嶠‧卑南道:貫穿東西的歷史大道

NT $ 352



舊稱「琅嶠」的恆春半島,不僅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更是
台灣最多民族遷徒、征戰、交易頻繁且歷史悠久的土地。而此半島上
西岸與東岸北段最重要的人類活動史蹟,首推「琅嶠‧卑南道」,這
條古道其中一段現今被炒作為「阿朗壹古道」後,使得這條台灣最古
老的前後山古道,成了現代人戶外健行的風景大道,而忽視了古道的
意義與價值,實為可惜。這條起於車城,直抵卑南,曾經是荷蘭人採
金尋寶,清政府「開山撫番」,更是斯卡羅族、阿美族、馬卡道族人
流亡、遷徒、征戰、姻親、交易…之路。相較於台灣地區其他古道,
「琅嶠‧卑南道」無論在歷史、族群、人文、生態、產業等面向,其其價值與特色均是珍貴卓然。

本處設立的首要目標為生態保育,但長期經營在地社區的經驗,使我們更珍視友善社區的伙伴關係,協助社區建立更完整的歷史與人文內涵,自然也成了重要的工作項目;加上為了補足105年度「恆春半島東岸古道人文與歷史解說叢書製作」研討計畫未能納入調查研究的部份,因此持續推動107年度「恆春半島西岸與東岸北段古道變遷與社區人文產業解說叢書製作」計畫,致力完整呈現恆春半島豐富的古道系統,以及每一個不同族群的歷史與文化,讓更多國人可以全面地了解並認識半島的人文史蹟,吸引更多的人到半島參與社區的人文或生態旅行。

本計劃推動的目的,是讓更多的國人有機會認識恆春半島的古道與族群,因此計畫的主題是透過深入而慎密的田野調查來完成,書寫則轉化為雅俗共賞的形式,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閱讀需求。

為使調查成果更臻完美,本處邀請長年致力於族群、歷史與文化…調查與探討的田野工作者劉還月,結合恆春半島在地伙伴共組田野調查團隊,埋首典籍文獻、足跡遍及山巔海涯,訪遍耆老庶民…。經歷許多的挫折終於完成任務。這本書不僅是在地的解說書籍,更重要的是在調查過程中,參與的在地伙伴有了直接面對歷史、接觸不同族群的機會,如此不僅可以讓在地的伙伴燃起對地方文史的熱情,更望這些深後的文化感情,能深植傳承到每一代族人的身上。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謹識


調查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