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清初對台灣原住民的觀看、晚清文人的妖怪想像到臺灣歌謠再現的文學景觀、知識份子寫的詩及小說,參照各種不同領域知識網絡交織進行書寫;作品編織的故事、塑造的人物,或作者社交軼事等文本,形成本書「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歌謠」、「臺灣人書寫」等三輯。如同德勒茲(GillesDeleuze,1925-1995)的「地下莖」(rhizome)概念,延伸的閱讀就像觸鬚一樣,不斷地向外蔓延,為吸收養分而不斷地與異質性(hétérogénéité)連結,最後幾乎成為漫無邊際的知識網路。讀者彷彿置身於巨大的理想圖書館,以互為主體性的參照,往外不斷延伸地深度詮釋。
作者藉由解讀、思考,讓各種聲音得以互相對話激盪,在古老地圖、視覺影像縫隙尋覓國家寶藏蹤影,試圖梳理真實時間裡所沈澱的文化紋理。
本書並非依照作者、題解等傳統教科書模式地解讀,而是參照各種不同領域知識網絡交織進行。
目的並非在尋找最終或最正確的「標準答案」,而毋寧說是提供一種思考平臺,讓各種聲音得以互相對話激盪。這些不同時期、不同場合撰寫的文章,多年後彼此連結,成為本書「書寫臺灣人」、「臺灣人歌謠」、「臺灣人書寫」等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