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可能再也沒有勇氣做社工了……
家庭破碎、無法溫飽,生存與道德的界線如何掌握?
當家人不再關心自己,我們是否正在失去對人的信任與美好?
一個來自少年保護社工的實務經驗,用時間和信任碰撞出思考生命的議題。
如果生命遭遇了難以突破的瓶頸,
觸法將能讓你獲得生存的力量與尊嚴?
霸凌同學、毆打師長,掌握權力就有了控制生活的力量?
當生命遭逢不可承受的痛苦,走偏的道路是否能「重獲」幸福?
我是一名輔導觸法少年的社工,
這麼多年的輔導工作,這麼多個青春的臉龐,
那些少年們的遭遇曾讓我難過與落淚,也曾為了自己的無能為力而內心焦灼。
法律面前,是非對錯僅存二分法:無罪、有罪。
然而,我們深知人的內心和生活處境,遠比二分法更為複雜。
這個世界很小,如同這群少年曾感受到的愛,很小、很少……
我始終認為,人與人的互動是十分微妙的,
永遠不會存在一種最佳模式可以被無限複製;
而是隨著時間的流動,在來往之間不斷地調整、學習。
不一樣的孩子,需要被看見,
放下標準答案,用更細膩的心去看待觸法少年的議題與內心世界。
名人推薦(按姓名筆劃排序)
劭宇和我認識的很多助人工作者及社工最大的不同是:他從來不刻意賣弄自己的專業工作方式或強調專業倫理界限,而是真誠、認真的和這些孩子「互動」及「生活」。──高雄地方法院法官侯弘偉
翻閱這書,最大感覺就是,真不好讀啊。故事、情境、人物、都精彩,但,並不好讀。因為這書從不打算以甜美與浪漫、熱血與溫馨,來掩蓋真實。所以,帶著現實的刺,讓讀者清醒著,直視一切。──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