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心(全新增訂版)

NT $ 268


在她筆下
京都不再只是京都,而是一顆真心
時而幽微、時而爍亮
不同於一般京都的書寫
她以散文之心策劃旅途
以詩心深刻入味
熔煉旅遊和文學而成一家言

旅遊散文作家、珠寶詩人曾郁雯十年淬鍊
《京都之心》全新增訂上市

★本書收錄已絕版的《京都之心》、《和風旅人》部分篇章,增收新篇〈御献立〉、〈花鳥風月的嵐山吉兆〉、〈風采一流木乃婦〉、〈小山薰堂之下鴨茶寮〉以及新版「京都散策情報」。
★兼具京都旅行的實用知識,和文學之美。

「在京都,很容易找回自己的心。」──對她來說,京都就是這樣的存在。

漫步清水寺、八坂神社,走過平等院、銀閣寺……,日本的國寶及重要文化財五分之一集中在京都,沉重的歷史刻畫在莊嚴靜謐的建築物上,成為京都必訪的黃金路線。

除了追櫻、賞楓,更要在京都見過真如堂的紅葉、櫻花雨,見過日本人最愛的山茶,見過日劇裡出現過的屋頂花園,見過洛北大原的芍藥……唯有嚐過吉兆嵐山、木乃婦、下鴨茶寮、玉半的餐點,逛過錦小路,才算真的進入了──京都之心。

【京都之心】
如果你的心走丟了,就去京都找回來。如果你的心疲憊了,就去京都散散步。如果你的心不想回家,就把它留在京都。

〈山宿秋紅〉
她(女將中村夫人)寫了一個時間和地點給我,建議四月一定要再來京都,去那個她心目中最美、最值得一遊的賞櫻名所,並且希望我把吉田山莊當作自己的家,一定還要再來!

〈古都〉
京都之所以有讓旅人一來再來的魅力,在於他們為旅人京心安排這種主題導覽。有人追蹤藝妓身影,有人狂熱參與祭典節慶,有人春天賞櫻秋天狩楓,有人鍾情文學散策……京都一直都是「文學現場」,歷代文豪的最愛,遊京都就是書迷影迷最直接的致敬。

【花開一瞬】
行走在京都,花是季節的使者,殷殷傳遞心意,款待者的心引領旅人的意,在時空交替中,永遠都有花香相迎。

〈東本願寺〉
東本願寺最美的季節是秋天,寺前的烏丸通一入秋,就變成一大片銀杏地毯,天空是清澄澄的藍,樹梢是亮晃晃的金,背景是東本願寺素沉沉的黑,地上是厚甸甸的黃,細看則有紅色、橙色、金色、黃色、香檳色、鵝黃色、赭色、綠色,將各種顏色之成一幅炫麗的風景,名為「錦秋」。

〈空間之美〉
我住過的傳統旅館中,京都「晴鴨樓」的床之間最原汁原味。秋天,掛軸是朱紅色的小菊花,水墨渲染,淡雅寫意;前方黑色漆盤上放著芥末黃蓮瓣香爐,香爐右後方立著木製燭臺,瘦長的白色蠟燭插在墨黑雕花銅座上,強烈對比;與水墨菊花遙遙相對的,則是一瓶掛在牆上的紫色小菊和紫藤海老蔓。

【食桌演出】
等待上菜的時候,就像等著好戲上場。即使只是小菜一碟,也讓人目眩神馳,更何況如山水卷軸般的懷石料理,或不斷變出魔術的會席料理。食桌演出,開動!

〈御献立〉
「御献立」就是日文的菜單、菜譜,有十二種,視不同店家,上菜順序及內容各有不同:
先付:前菜、開胃菜,可避免空腹,與餐前酒一起享用。
向付:生魚片、醋物、拌菜這三兄弟在日本料理的別稱。
八寸:下酒菜,料理手法不拘,但一定是當季的山珍搭配海味。
造里:生魚片,日本最引以為傲的料理。
御椀:湯品,以水、昆布、柴魚熬煮萃取的高湯。
燒物:將魚、蝦、蟹、肉、蔬菜沾上鹽、醬油、味醂醃漬燒烤。
揚物:炸的天麩羅。
焚合:燉菜,用水、高湯、調味料將食材鮮味慢慢熬煮出來。
蒸物:將食材蒸熟的料理。
強肴:勸君更進一杯酒的下酒菜。
御飯:包括飯、止椀(留椀、汁)和香物(醃菜或漬物)。
水菓子:水物(果物)通常是當季的水果。菓物(菓子)就是甜點或甘味。

〈風采一流木乃婦〉
木乃婦讓我再度確認在這個世界真的有人窮一生之力去做好一件事情,去營造一個願意與人分享的國度。拓兒說當料理超越一定程度的美味時,便不再存有絕對的美味,而是相對的美味。我完全贊同,這個世界很多事都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美食、財富、幸福、快樂、等等都是,鐘鼎山林、青菜豆腐各有所愛,只有當下體會到的才是真實。所以米其林的評比也不是絕對,只是相對的參考。又或者同樣一家餐廳、同樣一套餐,和不同人一起享用,感受又不同。


嵐山 生魚片 旅遊 文學 料理


插畫 植物 生魚片 能量 APP 旅遊 DIY 肉桂 購物 成語 廚房 景點 CEO 文學 路線 地圖 文字 村上春樹 小說 重生 建立 料理 菜色 羅勒


猜你喜歡


謀略者
NT $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