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龔固爾文學獎得主韋勒貝克震撼全法之作)

NT $ 276


法國文壇最惹人議論的韋勒貝克再度出擊,
藉著描寫二○二二年大選之後法國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化」,再度占據媒體版面。


反抗者們,和解的時候到了,
迷途者們,第二段生命即將啟程……

繼卡繆之後最重要的法國作家
龔固爾文學獎得主韋勒貝克震撼全法之作
上市日竟逢「查理週刊」事件‧一週狂售12萬冊

麥田全新書系「litterateur」首波出版
導讀|楊凱麟(作家‧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兼院長)
譯序|嚴慧瑩(《無愛繁殖》、《情色度假村》暨本書譯者)
推薦|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房慧真(作家‧記者)、紀大偉(作家‧《同志文學史》作者)、陳栢青(作家)、陳雪(作家)、童偉格(作家)、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黃崇凱(作家)、楊照(作家)、蔡秀枝(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鄧宜菁(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副教授)、鄧鴻樹(台東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政治與藝術的巧妙同步──
是小說家的虛構,也是成像於文字的現實倒影。
是有待印證的預言,也是朝未來無盡延伸的現在進行式。

▍內容簡介
他沒有牽絆,沒有家累,只有幾張帳單和一份教職標記他在城市裡的位置。
父母死了,女孩們在他的床邊來去,即便如此,生命也好像沒有什麼值得挽留。
他似乎離自殺不遠了,但又還未墜落至孤獨的深淵,
只不過是活著的慾望開始漸漸衰退,漸漸抵抗不了這個世界──
這個為選戰全力以赴、為立場喋喋不休的世界。
二○二二年,回教政黨候選人當選法國總統,
教育體制變了、經濟走向變了、婚姻制度變了,
世界開始改變,他的生命也隨之震盪……

法國文壇最惹人議論的韋勒貝克再度出擊,藉著描寫二○二二年大選之後法國徹頭徹尾的「伊斯蘭化」,再度占據媒體版面。書中預想歐盟版圖重劃、伊斯蘭新帝國悄悄崛起、伊斯蘭教義全面滲透教育體系的可能未來,隱含其中的「何不和解」訊息,以及看似讓讀者參與選擇的結局,彷彿戳破了沒有人願意承認的憂慮。透過主角心靈流浪之路上的所見所聞,我們將看到時局的波動底下,文明根系之虛無,生命意義之輕微,所有為生存而做的掙扎,彷彿只是茫茫荒漠中了無方向的打轉。在韋勒貝克的未來視角裡,我們終將得以客觀洞察自身荒謬而混亂的處境。

▍設計概念
▶裝幀設計|聶永真

▶名家肖像
litterateur書系收錄歐美重量名家作品,期望能召喚所有讀者初讀經典文學、與名家深度交流的震撼,用文學重塑心靈視野。作者肖像照統一置於封面,明確傳達寫作者的形象,使閱讀之間產生的對話交流更形具體。

▶伊斯蘭╳法國
為呼應小說「伊斯蘭文化與法國傳統價值對峙」的主題,書衣主要視覺元素為身穿伊斯蘭頭巾女子身影,大面積占據封面空間予人強烈的視覺印象。書衣翻開後的內封則是塗鴉繪製的巴黎鐵塔,象徵傳統法國價值觀受到伊斯蘭文化強力搖撼,正搖搖欲墜,也正面臨全新的轉機。
書衣選用長瑩卡芙紙,以UV油墨印刷,表面細緻的纖維在印刷上呈現特殊質地效果,內面則為牛皮面。內封的塗鴉巴黎鐵塔以網印印成,霧面粗糙的質感,營造不同於UV印刷的視覺效果。

▍延伸閱讀:麥田新書系litterateur
▶為什麼我們讀litterateur?
二十一世紀已是一切都有答案的時代,
我們卻不是真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生活總困在日復一日的變形記裡,
我們也還是那個無處可去的異鄉人。
和我們一起在歐美重量名家的千言萬語裡跋山涉水,
上個世紀懸而未決的課題,
用一份新時代的閱讀清單面對。
在政治、宗教、性別、文化的精神迷霧裡,
堅持仍以文學為尺標,
全面掃視二十一世紀人類最神祕的心靈風景。

▶litterateur書系即將出版
2017年12月──
薩爾曼‧魯西迪《兩年八個月又二十八夜》

2018年‧2019年──
多麗絲‧萊辛《金色筆記》、《愛的習慣》
朱利安‧拔恩斯《生活的層次》
霍華‧傑可布森《J的缺席》
約翰‧伯格《婚禮》


UV 台灣大學 印刷 閱讀 文學 書衣 未來


抱抱我
NT $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