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版精心修訂大事年表,迅速掌握三國時代歷史全貌。
◎以《三國演義》為藍本,並參酌正史《三國志》,達到文學與歷史之間的微妙平衡。
◎書末附有「假如我是司馬懿」單元,提供讀者延伸思考,拓展歷史的廣度與深度。
司馬懿,字仲達,三國時期魏國的政治家、軍事家與謀略家,勇而有謀。論其智,足以和諸葛亮並稱,從道德角度來看,他是一個老奸巨猾、冷酷無情之人,世人對其評價兩極。孫權曾經讚嘆:「司馬公善用兵,變化若神,所向無前。」在曹操當政時,他就展露智慧才幹,曹操過世後,深得曹丕、曹叡的重用,大顯才智,並展現能屈能伸、戒急用忍的器度。例如剿滅孟達時,他冒著欺君罔上的危險,爭取到寶貴的平亂時間;在堅守陣地時,他被公然比作婦人之流,卻按耐憤怒、按兵不動,終於拖垮諸葛亮。在對付內部的矛盾時,司馬懿也表現出極高的政治謀略:時而以退為進,處處忍耐,時而果斷出擊,毫不手軟;在被曹操壓制時,他仍然妙計連篇,慢慢積累自己的資歷;在被曹睿貶職時,他也毫不消沈,靜待重新出山的機會;在平定公孫淵叛亂時,他將計就計,迅速克敵;在被曹爽排擠時,他裝病裝聾,麻痹曹爽,同時暗中聯絡心腹,發動宮廷政變,剪除曹爽勢力,為司馬氏後代最終奪取曹氏政權鋪了路。
《三國人物攻略》套書一共八冊,分別為: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孫權、周瑜。不僅因為這八人在歷史中「戲份」較多,還在於他們性格殊異,形象豐滿。
其主要特色如下:
一、以人物為主線,勾勒三國的歷史全貌。
二、注重設置「歷史場景」,把人物推回歷史舞臺之中,推到事件的緊要關頭前,看看他們是怎樣周詳安排,從容調度,化解危機的。
三、分別以不同人物的眼光來看待同一歷史事件,是非功過皆在其中,別有一番趣味。
四、以《三國演義》為藍本,還採信了《三國志》中的諸種說法,在文學與歷史間作微妙的平衡,既使人物故事起伏跌宕,又使歷史事件完整真實。
人物簡介
司馬懿
三國後期,在用兵上唯一能跟諸葛亮較量的就是司馬懿了。
身為魏國四朝老臣的司馬懿,其實在曹操當政時,就已顯示出智慧才幹了。例如:在曹操出師漢中,一舉消滅盤據漢中三十多年的張魯後,司馬懿就建議曹操應趁劉備在蜀立足未穩之時,揮師南下,卻被曹操以不能「得隴望蜀」的理由拒絕。結果,劉備得到這個喘息的機會,勢力在蜀得到了鞏固和發展,還從曹操手裡奪走了漢中和東川。曹操為此後悔不迭。再如,當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曹操十分震怒,當即傳令,盡起傾國之兵,赴西川與劉備決一雌雄。這時,司馬懿卻建議曹操先不必出兵,而是利用孫、劉矛盾,聯合吳來攻蜀。結果劉備丟了荊州,關羽也遭擒殺,蜀、吳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由此展現出司馬懿的精準不凡。
曹丕和曹睿當權時期,是司馬懿飛黃騰達、大建功業的黃金時代。作為兩朝託孤重臣,司馬懿成了曹魏集團的核心人物,這一時期,司馬懿的軍事才能得以發揮。在同諸葛亮鬥智時,他雖然常處於下風,但整個魏國的文臣武將中,卻只有司馬懿能同諸葛亮抗衡,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可以說主要是司馬懿的功勞。難怪諸葛亮在聽到曹睿中了反間計,將司馬懿黜免回鄉的消息時會「大喜」。大凡將才,在心理上皆有過人的抗壓韌,司馬懿也是如此。在急滅孟達時,他冒著瞞君的危險,爭取到寶貴的平亂時間;在堅守不戰時,他甘受被譏為婦人的恥辱,終於拖垮諸葛亮。
身處曹氏宗親集團中,在對付內部的矛盾時,司馬懿也表現出極高的政治謀略:他時而以退為進,處處忍耐,時而果斷出擊,毫不手軟;在被曹操壓制時,他仍然妙計連篇,慢慢積累自己的資歷;在被曹睿貶職時,他也毫不消沈,靜待重新出山的機會;在平定公孫淵叛亂時,他將計就計,迅速克敵;在被曹爽排擠時,他裝病裝聾,痲痹曹爽,同時暗中聯絡心腹,發動宮廷政變,剪除曹爽勢力,為司馬氏後代最終奪取曹氏政權鋪了路。
總之,司馬懿是一位集政治家、軍事家和謀略家於一身的人物。論其智,足可以和諸葛亮並稱;但從道德角度看,他又是一個老奸巨猾、野心勃勃、冷酷無情的人。因此,雖然他建立了不世之功,但最終卻為人們所不齒,在戲劇舞臺上,在百姓心中,他和曹操一樣,永遠是一個白臉奸臣。
延伸閱讀
《孫權(全新版)》
《曹操(全新版)》
《三國人物攻略——周瑜》
《三國人物攻略——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