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臺南市四大戲院」的史料空缺,挖掘臺南市八座商業戲院不為人知的戲院興衰史。
★書中收錄70多幅日治時期老照片、古地圖、新聞報導和廣告,視覺圖像豐富、極富收藏價值。
★從歷史古都「府城──臺南市」的戲院發展史,重回百年前新式娛樂活動的場景,一窺舊時代城市風華。
循著舊時光的足跡,
重返百餘年前的臺南市區,探訪失落在地圖上的老戲院身影
史料闕如‧神秘‧大黑座‧臺南市第一座正式劇場‧臺南座‧媒體大亨高豐松次郎的臺南力作‧南座‧正港臺灣人經營‧大舞臺‧臺南市歷史最悠久‧戎座‧從臺南座脫胎後新生‧新泉座‧官方色彩濃厚‧宮古座‧在臺南銀座閃耀的歐風建築臺南世界館
日治時期的臺南市不只「四大戲院」?
一百多年前的戲院,搬演什麼劇碼?
臺南座與新泉座的淵源多深?
宮古座為何在戰後更名為延平戲院?
新穎設備、領先全臺的臺南世界館,到底有多豪華?
臺南在清領時是臺灣府城、清領前期更是全臺對外最大貿易港。在此時期,以廟宇為中心的戲曲(戲劇)活動,在特定時節或時機才會進行,商業劇場的娛樂型態尚未在臺灣社會成型,直到1895年日本人統治臺灣後,才逐漸發展出不依附節慶而是常態性設置的商業戲院。日治時期,隨著日本移民帶來工商業社會的生活與休閒模式,不因時節限制的經常性休閒娛樂逐漸在都市中興起,從寄席到劇場,日益普及的都市娛樂文化帶動了商業戲院的發展。
本書作者透過爬梳日治時期的報紙、雜誌、書刊、寫真帖(照片集)、地圖集等史料,比對時賢回憶,整理出彼時臺南市先後出現的八家戲院:大黑座、臺南座、南座、大舞臺(國風劇場)、戎座(戎館)、新泉座、宮古座、臺南世界館;又以具體且有力的事證,修正了前人提出的「臺南四大戲院說」,詳細闡明了各戲院的起迄年代、所在位置、戲院建築外部與內部構造樣式、戲院的所有者與經營方式、戲院節目的類型等,再進一步分析臺南市戲院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最後總結日治時期臺南市商業戲院發展的三個重要歷史分期,並歸納戲院分佈區域、建築外觀與內部空間樣式的表徵意涵,描繪出一幅清晰的戲院地圖,帶領讀者走進日治時期臺南市的城市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