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無夢的歐陸與超國家的幻影

NT $ 308


「全歐燈火將熄,我們有生之年也看不到它們被點亮。」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英國外長愛德華‧格雷這樣說。

英國脫歐、恐怖主義襲擊、極右派政黨興起、人口老化、歐元危機、歐盟整合無力、
民主代表性不足──百年前預言,難道今日將再度成真?

《歐洲末日》作者、知名史學家沃爾特‧拉柯爾,對歐洲危機進行全方位的深度體檢。

這次是真的?!

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曾經認為義大利只是個地理名詞,並不具政治意義。如今,整個歐洲是否也已淪落到同樣境地?世界格局的劇變、美國、中國、印度的崛起,已經迫使僅憑民主人權而為「道德強權」的歐洲得面對現實,從過去三百年盛世光環中覺醒,正視眼前的嚴峻挑戰。

但是,面對歐元的危機、英國的脫離,歐盟還能力挽狂瀾嗎?美國著名猶太裔史學家沃爾特.拉科爾銳利剖析了當下歐洲所面臨的諸多困境!

政治:「歐洲國族主義」和各國主權意識之間百般糾結,金融、外交、國交政策統合遙遙無期,
「超國家」成為一場幻影。
經濟:歐債危機爆發、「撙節」措施盛行,福利國家政策已岌岌可危,而歐洲人的惰性與僵化讓改革難以持續。
國防:防衛心態鬆懈、軍事實力衰微,歐洲已無力也無意介入國際衝突。然而,冷戰後的和平紅利已然消耗殆盡。
能源:歐洲的石油、天然氣受制於中東與俄羅斯,在利益和「歐洲價值」的衝突下幾乎無從選擇。
人口族群:生育率節節下降、人口逐漸老化,歐洲世代衝突隱隱浮現。「伊斯蘭恐懼症」蔓延歐洲,反穆斯林移民情緒日益激烈。
歐洲價值:渴望依賴「民事力量」而成為「道德強權」的歐洲,發現自身與現實世界已是格格不入。

最深層危機並非政經困境,而是心理問題!

拉科爾更像世人警示道,歐洲最大的危機並非政經困境,而是它缺乏意願、遲鈍、倦怠且自我懷疑。迴避國際責任、缺乏團結精神,享受福利國家的優惠政策卻無推動長遠改革的決心。「小確幸」蠶食了歐洲的經濟與政治實力。

「歐洲價值」的口號掩蓋不住歐洲的「本我衰弱」(weakego)。舊大陸能否成為人類社會的典範?這一切均取決於歐洲的自身心態與抉擇。

面對冷峻的歷史事實,本書提供了不同於托尼.朱特《戰後歐洲六十年》和馬克.里歐納德《歐洲如何打造21世紀》兩書的思考視角,提供台灣讀者理解歐洲的不同視野。


歐元 價值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