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得描寫內心的國民大作家
夏目漱石探索孤獨本質經典小說
村上春樹名作《發條鳥年代記》創作靈感──
「讀漱石的小說時,覺得夫妻就像互相對照的對鏡。妻子在丈夫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丈夫在妻子身上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對這一點彼此有共鳴,也有憎恨。」
《門》是夏目漱石罕見地以夫妻之情為主題的經典小說,高超展現了過去未曾有過對人物內心的細膩。藉由百年前知識分子的戀愛故事,寫出夫妻過著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代替歸依自然之愛的懲罰,在質樸的字句間流露人心深處的矛盾與陰影。
寂寞的本相──
「遼闊的世間,似乎只有自己二人坐的這塊地方是明亮的。明亮的燈影,令宗助只意識到阿米,阿米也只意識到宗助,二人都忘了油燈照不到的陰暗社會。」
1910年夏目漱石開始在《朝日新聞》連載長篇小說《門》,當時的他飽受胃潰瘍的折磨,幾度病危。輔以當時的創作背景,隨著日俄戰爭的結束,日漸嚴峻的政局動盪,讓漱石的筆鋒轉為關注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開始在作品中投射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知識分子失意的際遇與消極。而以作品風格來看,《門》可謂是漱石創作生涯的轉捩點,前所未有的深入角色心理,令其得以在日後更為人所知的《心》、《春分之後》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夏目漱石擅長在作品中提出無法解決的謎團。唯有從頭讀完,之後再重新閱讀,才能看清人物行動被後的真相。」──北村薰
《門》全文從宗助的視角出發,借妻子的單純對比宗助無法說出口的道德折磨;借弟弟小六的熱血魯莽,隱射出過去少年宗助的影子;借房東坂井的富有闊達,暗喻宗助曾經擁有的未來……夏目漱石以平淡筆觸將人性深刻藏於角色的行為舉止之間,透過人物的心境隱喻明治末期知識分子的苦悶與不安,也透露出作者試圖正視黑暗的「現實社會」,卻徒留力有未逮的無奈與悲涼。在外人看來感情極為融洽的夫妻,生活總壟罩著晦暗的陰鬱氣氛,夫妻一邊享受閉門而居的恬淡幸福,同時也藏有不可向對方訴說的寂寞與苦澀。「對他們而言絕對必要的只有彼此,只要有彼此,對他們來說便已足夠。他們是抱著隱居深山的心情住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