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魔女的條件

NT $ 264


本書作者寫作方式為從小自己看見阿飄後如何從驚嚇、惶惑到長大拜師修練,進而自我學習強大。書中所述皆為真實體驗,文筆輕鬆逗趣,不同於坊間前世今生勸人為善的書寫方式,是為突破舊模式的新生代寫作阿飄能手,全部親身經歷。據說世上靈異體質人口佔了10%,作者自身為此所擾,希望藉由本書幫助大家了解他們的遭遇,同時也為同伴打氣,只要找對老師,還是可以脫離困擾,破繭而出。


關於本書
成為魔女的條件
--留美科技業高階主管穿梭陰陽界、前世今生的真實體驗
書腰推薦人:
知名藝人黃子佼、陳為民
星象專家星星王子
部落客Choyce、貓大爺
天印老師、妙慧師父
聯合推薦 


從小自有印象起,就是不斷的受驚與收驚過程,平均一週一至二次,媽媽要帶發燒、做噩夢、動不動大哭的我去「收驚」,每回都得穿過僅容迴身又彎曲的巷弄,到達一個紅磚瓦、厚重木門的老屋子去,門口有藤椅,從門口往內望,黑黝黝的一片。進了門,就是一個面部表情陰森、白髮蒼蒼、佝僂駝背的老奶奶或爺爺,在陰暗的屋子中央的神桌前,拿著一根正方柱狀的戒尺,啪啪地拍打桌面,然後唏哩呼嚕地對我指手畫腳繞圈圈,要我喝下奇怪的泡著符令的符水、洗澡用符令燒的水…...據說,每次經過這個過程,回到家的我,就竟然痊癒而且又生龍活虎了!

這是我幼年時期的印象。
但是冥冥中自有安排。

從大學「正式」看得到飄飄們開始,我就不斷不斷地在尋找「為什麼我看得到?為什麼是我?我該怎麼辦?」這些問題的答案,一直縈繞在心頭,尋找答案的腳步也未曾停歇!從台灣南到北、甚至在美國在南加,我不停尋尋覓覓,見過各式各樣的占卜老師、算命仙、師父、喇嘛、仁波切、收驚婆婆……接觸過水晶、塔羅、八字、紫微、手相、命相、面相、感應、米卦……我想只差觀落陰和催眠了吧!多年來,騙色是沒有,但是「騙錢」,嘿嘿!可就不好說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見過無數無數的老師,多到我無法一一細數他們的面容或特徵、徵詢的內容,或是他們回覆的話語,或是使用的靈通等;無論是網路知名人士、朋友推薦,家人要求,我都努力嘗試過:我記得我見過café店裡的塔羅女師、記得見過算命的廟公、排八字的老師,甚至去長春路拜過狐仙、讓乾姐姐E算過塔羅,連我的國中國文老師都幫我算斗數,我也曾隻身一人在茶街和一個女老師面談,(茶街裡,旁邊的信眾徒弟都在念金剛經,畫面很令人意外,特別強調,我沒有不敬的意思喔!)等等,不勝枚舉,但真正幫助我比較大的,是較近期的老師,特別是真正接觸修行之後的老師,真正才是「對的老師帶你上天堂、不對的老師帶你住套房」的概念啊!

而打從探索之路開始,我就擁有多位老師,道教、佛教密宗道教、藏傳佛教格魯派、一位集兼容佛教與科學的老師。這幾位老師在大家戲稱「仙姑貓」的我的不同學習時期,都曾給予我莫大的力量、指引與幫助,帶領我進入各時期的奇幻之旅。

以下談及的老師與師父,會陸續在正文中出現,老師的教導與解決方式,通常是因人而異、視事不同而有方法、說法、教法上的差異,同時,據我淺薄的修習經驗中,我也可以體驗到,上天會賦予你,每個階段不同的導師,指導你各個時期相異的所需、教化你、引導你;《六祖壇經》〈般若品〉裡:
「我此法門,從一般若生八萬四千智慧。何以故?為世人有八萬四千塵勞。」

也就是說,人會有八萬四千種煩惱,也可是說,即有相對應的至少八萬四千種法門去解決通徹塵勞煩惱;白話文就是,世界上有極多的方式可以解開疑惑與煩惱,還有遇到的問題,因此,套一句編輯的玩笑話,「姐姐有練過,小朋友不要隨便模仿!」若是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一切都請尋求你的老師指導,一個人自己隨意變鬼變怪,或是上網GOOGLE任意擷取片段來效尤的話,一不小心,會出大事的喔!

而每個人其實都有第六感、直覺,也許經常不是很敏銳獲準確,但在初識你的老師,或即將被引薦見到老師時,可以傾聽心底的聲音,相信直覺覺知的判斷,如果心上油然而生出任何一絲感覺不是不好、不對、不舒坦(不是談話後老師若有指責你的不舒坦喔!)或是有疑慮、懷疑、需要深入思索考慮,那就請你用常理判斷,善用Secondopinion,或是賭他一把去第二次,確定正確性,千萬不要勉強(當然,如果他一開口就說你卡鬼卡陰卡什麼,要花幾萬幾十萬做什麼,才能怎麼樣、或是要買什麼天價的加持品、食品、藥品、舉行什麼儀式才能恢復……拜託你千萬快閃!如果還有那種動手動腳、不禮貌或騷擾行為,請你馬上報警!);同時,第一次去見陌生人,也還是請你找個朋友相伴,確保人身安全,朋友也許也能提供較為客觀的觀察和判斷。千萬別被騙上當了!

我甚至會用科學的方式,上網翻找相關的影片、文章、評論,與媒體報導,來佐證自己的直覺正確與否,也可參考。

導師I
這一位,是我開始修行前遇到的老師,還是以問事為主。應該是2006、2007年開始接觸這位老王老師!(我們都這樣戲稱,老師也不介意),閨蜜的閨蜜推薦這老師超靈爆準,要我們一定要去試試,好吧!就三個閨蜜一起去囉!

其實,問事多半是工作、姻緣、投資、健康等方面有了不順遂之處,因此,我們也會期盼老師能給我們正面的答覆,或說情況不是那麼樂觀時,也希望有解決的方法,所以,其實,算命老師也扮演著心理諮詢師和治療師的部份工作,當然,如果所有的老師都長得像老王一樣年輕、GoodLooking,又風趣、那就更療癒了。

三個閨蜜的算命之旅這一趟又是千里迢迢從台北市的中心地帶,趕到永和還中和,我那想趕快拚一個baby的好閨蜜,I乖巧的聽從老師的話,看中醫、調理身體,說三個月內就有好消息!總是每週三約去健身房運動的我們,約在兩個多月後,得知每個周三I不能來運動了,因為,她。懷。孕。了!因此,另一位好朋友v就更深信不疑,也聽從老師的話;而我呢?

老師的敘述裡,都是他看到畫面、如電影般播放的畫面〔與我現在的狀況是一樣的〕,看V的生活也是很準確,偏偏預測我的部分卻總是棋差一着;但是,老師還是幫我解決了很多感情上棘手的問題,例如無法分手、不讓對方死纏爛打等等,因此,雖然對我的預測不適那麼靈驗,我卻還是非常感激老師。

導師II
開始「修行」之後,首先是幫我打開這道門的,是一位道教的老師,老師有數十年「廟公」經驗,麾下曾有多位乩童協助神佛辦事,幫助信眾解決疑難雜症,我在老師身邊,就曾看過老師為人解決許多人生的困惑、生死交關的問題、人慈祥和藹、看上去也年輕有活力,終年無論春夏秋冬都一襲吊嘎啊......以道教的方式,燒金紙、法會的方式,祭祀鬼神,隨身也會帶著六字大明咒(就是大家都會的「嗡嘛呢唄咪吽」〕的小紅包袋,手印等來解決問題,杜絕干擾。老師是比較積極派的,例如飄飄,如果他靠近你,就用特殊的指法把他彈走,以避免他的傷害。老師也教過我符令上三個勾勾的含意……其實是很有趣的學習旅程。

導師III
另一位,影響我非常深,是我正式進入修行人生第一階段的啟蒙老師、是我唯獨完成儀式、拜師,並接過手上陰陽令旗的一位師父,她長得福態、非常可愛善良,對弟子們溫柔又充滿耐心、愛心、正義感,刻苦耐勞,喜好和平,不喜與人衝突。

很有趣的是,師父曾在早前出家,接受密宗的嚴格教育,對宗教的探索比許多在家居士深刻,師父又喜愛研究科學、醫學、中藥,但又是法律系背景,喜愛分析佛經、我們以禪坐、持咒、念經文、煙供、法會的方式,來強大靈魂,降低干擾。煮得一手好菜的師父,也帶領許多師姊在遙遠的北淡水水碓子,開設「唐果」蔬食料理,以美味可口、完全不覺得是在吃素的蔬食料理餐廳,作為人間道場,影響更多人,知名美食部落客貓大爺傅鏡暉也曾經親自嚐過!

導師IV
另一位老師,是最近一年來的心靈導師,是我覺得「Cow!你怎麼都知道我在想什麼」的天印老師!也聽說,老師是「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這一輩五、六十歲上下都聽過、名號響噹噹的老師,但對我來說,老師很有趣、解說的方式我都能夠理解,而且彷彿是我肚子裡的蛔蟲一般,完全了解我的痛苦.......(第一次見老師時,老師還開玩笑地指著四臂觀音像的神桌下方說,妳看我沒有養小鬼......,其實這是佛教六通中「他心通」的能力,我等待這個能力被開啟的一天)。目前大部分的功課,都是由老師指導,但是我住台北,老師長期在台南與上海兩地奔波,所以,我只能每次練到「卡關」,就南下衝去請求指點。老師也是很隨興的T-Shirt、五分褲,小道場簡單舒適,木桌上茶具組總是沖著熱茶;老師講求自然中道,不偏頗、不執著,修心隨心,盡力而為,重視直覺,教法因人調整,因此,老師只要我禪坐做功課,氣守丹田、內丹〔武俠小說情節出現〕,將氣運至全身,從頭頂往外發散,就能有機會接觸到宇宙、獲得能量、提升能力;而其實接觸老師短短的二個月時間,憑藉老師的指導、我自己的努力,每天做功課,我就能把自己的身心,以禪修調整至較過往更良好的程度,也是令我感到非常神奇之處。

導師V
還有一位,是位溫柔的女老師,全身充滿柔和的能量,出過書、恰好是我愛的張愛玲;排家族牌時、檢測訊息正確度時,我都可以感覺一股一股暖暖的能量朝我流動,從深層情感牽繫的層面解析我的潛意識.....

導師XII
還有一位老師,其實正職是中醫師,在淡水地區遠近馳名,醫師姓湯,我們都笑稱「阿湯哥」,鑽研針灸與貼布學,牆上貼滿了執照、證書,診所是類似一個華麗版的鐵皮屋,位在淡水高樓住宅的空地中央,屋前一大片田地,阿湯哥在四周豢養雞鴨、種植蔬果,彷彿與世隔絕、與塵世兩相忘,過著雞犬相聞、自給自足的日子;許多師姐或是同修,包括我自己也在醫師處認真調養過身體,湯醫師堅持用炭爐煮飯、煮水,維持食物的天然與能量,只進米食,不吃精緻麵粉類的產品,深信腸胃是健康之本,顧好腸胃,加上揮汗運動、用最上等的藥材條配的貼布貼在對應的穴道做長期的排毒治療,加上誦唸往生咒、大悲咒等來消弭業障,修行便可有進步。

當然囉!找到這幾位老師都有中間所謂的「擺渡人」!
感謝生命裡的每個美好與缺口!


修行 淡水 GOOGLE 中醫 能量 台南 III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