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權威麥爾荀伯格從幾樁「網路上不經意的留言,
卻變成人生污點」的案例,談起隱私權,
並衍生出一個疑問:巨細靡遺的數位紀錄和記憶,真的是好事嗎?
為了解答這個疑問,麥爾荀伯格回顧了人類的紀錄簡史,
從大腦(內部記憶)、以迄於倚重數位科技(外部記憶)的歷程,
結果就是:世界追求的就是「記得」,「遺忘」成了被遺忘的選項。
這種「完美的記憶」會引發寒蟬效應,改變我們的言談舉止。
如果我們都得擔心,關於自己的資訊可能活得比自己更久,
我們還敢不敢談八卦、聊經驗、批評政治?還是會開始自我審查?
難道我們只要在網路上公開資訊,就活該從此失去對這些資訊的控制權?難道我們不能決定網路應該在何時「遺忘」這些資訊?
難道我們真想要一個「因為再也沒有遺忘、也就再也沒有寬恕」的未來?
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更應該記得:
如何忘記一些不必記憶或不該記憶的事,是一項美德。
延伸閱讀:
CS156大數據
CS165大數據:教育篇
CS126隱藏的邏輯
CS084連結
WS003A統計,讓數字說話!
WS093你不能不懂的統計常識
WS123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