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標籤

醒心:止觀瑜伽法門

NT $ 225


本書分為三段,第一部分為主題,是前譯寧瑪的巨擘「文殊怙主 米滂仁波切」寫在《釋尊廣傳.白蓮花》裡的修法,講述透過釋尊身相而修習止觀的瑜伽法門,第二部分,是具體觀想、祈禱釋尊的方法──〈釋尊儀軌.加持寶庫〉;至於第三部分,則是流通甚廣的兩則〈釋尊讚〉。
一、頂果欽哲.揚希仁波切序5
二、中譯序8
三、作者簡介17
四、譯者簡介23
五、頂果欽哲法王簡傳24
六、寂止及勝觀之瑜伽修法.
文殊怙主上師言教仙人除憂論31
七、釋尊儀軌.加持寶庫105
八、釋迦牟尼佛十二行誼讚122
九、佛陀略讚129
頂果欽哲.揚希仁波切 序
禪修是一種令人們達成內在寧靜祥和、提升覺察力的殊勝方法。很明確地,《寂止及勝觀之瑜伽修法.文殊怙主上師言教仙人除憂論》一書的內容,即與禪修的練習有關。
寂止(奢摩它)是使內心平靜的技巧,而勝觀(毗婆奢那)則讓我們得以超越迷惑,並如實見到實相的途徑。

觀想具足如此功德的如來身像時,心不要太過緊繃,也不要太過放鬆,要緩和有序地進行,不失正念與正知,從而持續掌握自心。除了觀想佛陀之外的一切念頭,都要從自己心中遠遠拋掉,只專注於觀想一事。應該要盡力朝著「最終將會接連不斷地專注於所緣境」去做。總而言之,就是要一直修習,直到達成「以九住心的方式,成就欲界一心不亂」的地步。其中,我們可以觀看整個佛身來做觀想;為了獲得聖法,解決昏沉,我們也可以藉無見頂相(頂髻相)來掌握內心;為了獲得等持,解決掉舉,我們則可直視心間的吉祥結來掌握內心;為了培植廣大福德並獲得安樂,我們可觀想有如白螺般的眉心白毫相來掌握內心;為了要讓廣妙梵音宣流,周遍世間,藉說法饒益有情眾生,應該觀想六十妙梵音的源頭--具有三道法螺紋路的妙頸相??如是等等,無論喜好觀想何處,都應無有動搖地掌握自心。
若能長時串習,就會出現「第五階段的覺受--有如山嶺的究竟覺受」。此種覺受,與「無勤作行」的要義,實際上是一致的。因為,此時不論心緣任何所緣境,都能自然相契;不需勤作,便能隨心所欲地朗朗安住,而且也不會被分別念所動搖,已經成就所謂的「欲界一心不亂」。


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