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曲家樂譜叢輯(III):張昊-梅山舞

NT $ 285


張昊的《梅山舞》銅管五重奏創作於1987年,整曲不分樂章,由不同的速度來區分段落;其間有慢板、快板、行板等不同的速度變化,再加上張昊使用了許多變化拍子,節奏設計又極具舞蹈性,因此整曲生動活潑,再再顯示春天到來,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整曲雖都標示出調號,但整體聲響卻非屬於西方傳統的調性音樂語言;五聲音階的旋律主題,搭配著主要是以四度疊置為主的和弦,張昊的《梅山舞》自有其一番屬於自己的音樂語言。

《梅山舞》的樂器編制為二支C調小號、F調法國號、長號及低音號。整曲採段落曲式(SectionalForm)。依據不同的速度,可被分成九個段落:除頭、尾兩個段落可視為導奏及尾聲外,中間的七個段落是七段不同風格與速度的舞蹈:

(1)導奏,1-21小節,慢板,五聲音階所構成的主題旋律由二支小號及法國號以平行四度的方式奏出,莊嚴肅穆。另外低音部的長號和低音號也以平行四度的方式形成對位旋律與高音的主旋律相呼應。
(2)第一段舞,22-37小節,小快板,主旋律仍是以五聲音階構成;五個聲部以同節奏的形式進行,呈現出輕快活潑的律動感。在和弦的使用上仍維持四度的疊置和弦。
(3)第二段舞,38-64小節,如歌的行板,小號吹奏著主旋律,而其他樂器則是做齊節奏的和弦式伴奏。整段音樂在逐漸推移發展中,進行到了第53小節,主旋律在法國號聲部以fff的力度奏出,是為第一個高潮。
(4)第三段舞,65-82小節,優美的小行板,主旋律在小號和法國號間以卡農的對位形式彼此追逐。
(5)第四段舞,83-90小節,如歌的慢板,首先由法國號吹奏出五聲音階的主旋律,接著由小號吹奏對位旋律與法國號的主旋律形成對唱的形式;除此之外,整首音樂的織度由一開始的主調織體(homophony),在這一段舞曲中轉為複調織體(polyphony),五個銅管聲部在這段音樂中做五聲音階的自由對位。
(6)第五段舞,91-107小節,此樂段延續先前的對唱形式,由小號聲部開始,其他銅管聲部則以主旋律連續進入的方式(stretto),相互呼應。
(7)第六段,108-129小節,稍快板,此段音樂引用了湖南湘江的民歌「鷓鴣調」,音樂簡單明快。
(8)第七段,130-156小節,如歌的慢板,音樂逐漸進入尾聲,節奏逐漸緊密,音樂的張力也逐漸蓬勃高昂。
(9)尾聲,157-173小節,有精神的稍快板,音樂經由前段的堆砌,在此達到第二個高潮點,與導奏相同的主旋律在二支小號聲部及法國號上以fff的力度齊奏;最後音樂結束於Db大調主三和弦。

歸納以上敘述,我們可以瞭解到張昊老師的《梅山舞》銅管五重奏的九段音樂(導奏、七段主體音樂及尾奏)中,各段都有屬於自己的主旋律,雖然各段的主旋律大多由五聲音階構成,但各自有其不同的風格。而整曲和弦的使用,則以四度疊置和弦為主。


和弦 銅管 小號 音樂 DB 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