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穿插作者張馨文下鄉採訪家禽飼育農場的拍照,並加註擬人化風趣旁白,大大提高可讀性外,書中並專訪家禽養殖領域的產官學界專家,教大家如何辨視禽肉採買的食品安全。包括長庚醫院的顏宗海醫師談「你也可以做聰明的食安柯南」;農委會畜牧處朱慶誠副處長的朱慶誠談「逆行性的監控機制,產銷履歷」;臺灣第一家核准立案的家禽電動屠宰場,超秦集團的卓元裕董事長談「打造餐桌食安的幸福饗宴」。
禽肉的風味及口感,關係著養育過程的飼料、飲用水或其他環境因素;有時集各種優點的品種並不是那麼容易取得。以目前市場趨勢的契約化經營來說,從一開始的「選育種」就要嚴格把關。企業化的契約養殖,與逆行性的消費者監控機制「產銷履歷」,讓產銷彼此間的平衡制約,共同維護消費者的食安品質。
食安問題攸關民生大計,隨著動物用藥的發達,養殖的環境的改變,讓家禽飼養逐步走向具規模的專業化。無論是家禽或動物養殖過程中,總有防不勝防的各類飼育添加物,因此有標示生產履歷來源的產品,對食品安全來說,是採買時人人應該必需要懂的生活常識。
從農場到市場、到餐桌的產銷結構鏈經專業分工後,禽肉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被重視,依專業別的不同,以養雞場為例,臺灣有著各種不同的「種雞場」、「孵化場」、「養雞場」,而一個養雞場,還因飼育型態的不同,也區隔出各種不同的肉品市場,分工精細,真讓人意想不到。而養雞場的「生物安全防範」是防疫工作最基礎的一環,做得好,可以減少病原微生物入侵雞群,不管是病毒、細菌及寄生蟲,都可能影響雞隻的生長。
「物競天擇」的道理,在禽肉的選育工作上一樣被重視,就肉雞來說,要選一個生長快、羽毛發育完整、顏色漂亮、深膚色、體格強健、腳脛黑又有力、雞冠大且鮮紅直立、公母體型接近、肉風味佳等等的上選品種,但許多時候想要集完美於一身是有困難的,畢竟膚色、體格、腳脛,有很多是取決於原始基因。
禽肉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除了本身肌內的組成外,好的飼料配比,會讓家禽健康茁壯。飼料的調配除了可提供熱量、蛋白質、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添加,家禽在不同的生命時期,有不同的必要營養需求,因此在專業飼育的照顧下,營養需求是必需精算的。
「冷凍」肉?「冷藏」肉?「解凍」肉?這些販售的肉品不但價位有差,新鮮度當然更有所差別,如何作聰明的消費柯南?《家禽履歷故事》不只是好書,還是幽默風趣很好看的書,是連青少年都會喜歡看,很有意思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