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中國文學的涵養,他的文字沒有病容;有了社會學的修業,他中年的看山之感終於沒有掉進奔奔蕩蕩的虛境去;有了現代社會異鄉人的情懷,則他勇以針對人類的異化輸注理性的溫情。他在德國聖山的哲人路上見到幾個少男少女埋頭在滿地黃葉中找栗子,依稀記起江南逃難的童年歲月,在田野中剪野菜,在山溪摸魚蝦,就是沒有揀過栗子;於是他也彎身用樹枝在層層殘枝敗葉叢中,找起栗子來了:『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這是文學的神韻,是社會學的視野,是文化的倒影,更是歷史多情的呢喃,都在金耀基的胸中和筆底。」—董橋《語絲的「語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