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風土尚未流失,只需不斷的提醒已經遲緩的知覺,書名既取為「追尋台灣的風景圖像」,就是要邀請有心的讀者一起來踏青,一起來探勘百年來台灣地表的原貌,藉本書的知性旅路,發掘出台灣人的美意識。網羅台灣人們的視覺經驗,從廣義的公眾性視覺藝術切入,內容主要分成四個大部分,包括:精緻藝術角度觀察畫家的原鄉情、近代文化生活美感意識的發現、交通工具及其相關的運輸公共美學及工業設計範疇,最後是城市生活變遷來看藝術家如何與城市對話。四大走向裡所涵蓋的種類包羅萬象,從純粹藝術品的雕刻、繪畫到設施類的燈塔與紀念碑,從動態的交通工具到人文活動的美術館、老街、公園,無不包括在內,讓讀者從中訓練意識生活的美。收錄許多台灣藝術家作品,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也能從作品的演進看到歷史的轉變及進步。明代末期,歐洲正值封建社會瓦解,資本主義興起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革命正影響著全世界,《天工開物》在這樣的環境下成書,分成上、中、下三卷,作者依「貴五榖而賤金玉」的原則編排,與民食有關的〈乃粒〉為首,〈珠玉〉為末。宋應星在書中討論了農業及手工業兩大領域的三十個生產部門的技術,儘管早期也曾出現類似的書籍,但深度、廣度都不及《天公開物》;它並非史料的堆積,而是作者在生產現場實地考察,配合豐富的插圖,加上自己特有的技術觀所得,說明人類只要有豐富的知識技能,努力創新,就能生產各種超越天然的人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