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將俄羅斯音樂推上了世界舞台 自己卻像無根之人四處漂泊 他來自冰天雪地的俄國,他的音樂卻是澎湃華麗 當纖細敏感的靈魂受到藝術的召喚,他只能將自己的情感付諸奔流的音符 在俄國,柴可夫斯基的作品被批評為太過西方;德國人則為他扣上了「不成熟的亞洲樂風」的高帽子;但巴黎人卻認為他太過德國,無法打動法國人浪漫的心。這位浪子的心靈在祖國和客居地間飄盪,他的樂風不合祖國的潮流,備受質疑;他的感情世界也同樣漂泊不定。 這位纖細敏感的音樂天才,一生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坎坷經歷與心靈磨難。 但是,他的成就也因此非凡。 既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也是俄國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就體裁而言,無論交響曲、歌劇、舞劇、協奏曲、序曲、室內樂以及聲樂曲,都留下了大量的經典作品。 柴可夫斯基的作品結合舞蹈、文學、戲劇、音樂等藝術元素,將芭蕾音樂推上了顛峰。至今,柴可夫斯基的三大芭蕾舞劇《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仍然經常演出,《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歌劇《黑桃皇后》、《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義大利隨想曲》等,都仍然備受歡迎。 由德國作家克勞斯.曼(KlausMann)所撰寫的《旖旎.悲愴的華麗樂章──柴可夫斯基傳》,兼具了小說的故事性,與傳記的考據價值,堪稱柴可夫斯基傳記中的重量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