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原是苦悶的象徵!文學作品中強烈情緒的表達,經常以疊句來表現。疊句雖只是作品形式樹幹上的一根枝條,但就這一小根枝條來觀察欣賞,即可發現它像萬花筒般別有天地。
本書作者裴普賢教授是東西洋漢學家中第一位正式研究疊句的人,她為疊句繪製出三十五張臉譜,即定出三十五種名稱。她從《詩經》中疊句的研究開始,進而展開對樂府、唐宋詞、元明戲曲、現代新詩、歌曲乃至非韻文疊句的考察。全書舉例詳盡,幾遍及各類文體,讓讀者在領略疊句的萬種風情之餘,還能欣賞多篇優美的文學作品,就像深入名山,不僅觀賞了奇景,又意外的發現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