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西方的自然學者、官員及攝影家等,不約而同地來到台灣這個位於亞熱帶的美麗島嶼,展開令其大開眼界的豐富之旅。
一百多年前,對西方人而言,台灣仍是「兩個地域」的狀態:西部是漢人的墾殖地,東部則為原住民的家園。當時台灣還是綠林滿佈、鳥獸群聚的美麗生態世界,但卻隱含著漢人與原住民為了生存而引發的衝突。
這點點滴滴都被西方的旅行者用文字、攝影或繪畫真實地記錄了下來,其中最大的貢獻應是在地理的發現,以及對歷史事件不同於漢人角度的觀察。
為了體驗百年前西方旅行家的心境,作者劉克襄幾乎重新走訪了每一個地點,並拍攝相關的地標景物,試圖重構當年的環境,以使讀者有如親臨現場的真實感;此外,作者並對書中提到的動植物、地點與人物詳加註釋,帶領讀者更瞭解西方旅者當年的旅遊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