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醫師養成筆記:哈佛醫學院精神科的見聞、教導與領會

NT $ 413


行醫之道沒有標準答案,精神醫學這一行尤其如此
——左右治療結果的,除了生物介入手法是否見效之外,
醫師能否與病患建立連結、進而合作,也同等重要。

***

身為精神科醫生,史登希望精進自身技能,「在病患停滯不前時推他們一把;當患者墜落時及時接住他們」,幫助那些深受精神病困擾的人「找到並成為最好的自己」。然而在加入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後,他不斷受到震撼教育——來自周遭同學、職場環境、醫療體制,以及各種病患的疑難問題……
這項住院醫師培訓計畫錄取的,大多是畢業於全美頂尖學府的高材生,有教授甚至稱成績評等歷年來最高的這群後輩為「黃金資優班」。畢業自州立醫學院的史登身處其中,一開始就對自己充滿懷疑,甚至猜想是媒合系統出了錯,才將他分發到這裡。這是他最先遇到的病——自己的「冒名頂替症候群」。爾後他陸續接觸到各種病患,像是:

憑著才智與努力考取哈佛,卻長期因厭食症而反覆進出精神科,
對痊癒不再抱有希望,自認比醫生更懂療程的難纏資優生;

確診肝癌後驟然放棄對生活的所有指望,由於恐懼死於癌症,
揚言要自我了結而被列入「自殺觀察名單」的男子;

為了擺脫家人而遠道前來美國,因為文化隔閡而演變成偏執狂,
卻由於遭強制住院治療留下心理創傷,始終抗拒服藥的洗碗工……

在這本回憶錄中,史登聚焦於參加培訓的住院醫生,記錄下他們成長為專任醫生的歷程,包括四年培訓期所遭遇的人生抉擇、醫病雙方的互動情形、病患的處境與轉變等等,強烈衝擊他個人情緒的經驗,以及對這些經歷的因應與省思。過程中他發現,受訓的醫生不論是否出身名校,都普遍缺乏安全感,對外求助、求教,是度過難關甚至成為成熟醫者必經的歷程。幸運的是,史登堅持了下來,並且順利完成訓練,在探索如何幫助病患尋求更美好人生的同時,自己亦領悟了失敗的意義與成功的珍貴,同時學習了人生中關於愛與失去的課題——最終,他也懂得如何指導那些希望成為精神科醫生的後進。(更詳盡介紹可參閱目錄引文)


哈佛 確診 畢業 訓練 人生 精神科醫師 精神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