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好評推薦(依照姓名筆劃排序):
很幸運為人父親的我,可以看到這本書。
──李毅誠/台灣通勤第一品牌主持人
從理解和傾聽女性的聲音做起,嬰兒信箱是起點而非終點。
──林志潔教授/法務部人權委員會委員
本書從生命的拋棄與拯救出發,探究每個不得已的個人及社會結構因素。
──施慧玲教授/台灣法律資訊中心主任
各種價值辯證細緻精彩,值得推薦。
──劉淑瓊教授/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
這十年來,嬰兒信箱一共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
你覺得這個數字是多還是少呢?
2007年,熊本一間民間醫院,成立了「嬰兒信箱」這項設施,希望能夠拯救因為走投無路而遭犧牲的嬰兒們。十年來,收容了一百三十個孩子,雖然自成立以來,便飽受爭議與批評。但仍不改初衷的堅持下去。
或許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大人……
嬰兒信箱的最大特徵是「匿名遺棄」,正因為採取匿名性,一籌莫展的父母才會將孩子送來。但這同時也是最為人所詬病的一點,匿名性是否會助長不負責任的家長隨意遺棄?
日本NHK採訪團隊,花費長時間追蹤訪問,希望能深入了解這個議題。關於被遺棄的孩子們、關於掉落在保護網之外無助的女性、關於我們能夠怎麼做……。
為什麼要遺棄我?
這個問題不只是質問父母,同時也是一種對社會、對政府的呼喊。